• 当前位置:首页 动作片 锦衣卫

    锦衣卫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作片香港2010

    主演:梁家仁,胡冠珍,谷峰,刘永,陈楼 

    导演:鲁俊谷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中字

      战略大作战

    • HD

      劫持游侠

    • HD中字

      角头外传:浪流连

    • HD中字

      卫斯理之老猫

    • 更新HD

      武林大战之龙闯天涯

    • 更新HD

      九面怪侠

    • 更新HD

      奇机少年

    • 更新HD

      安德烈:黑色的迷宫

     剧照

    锦衣卫 剧照 NO.1锦衣卫 剧照 NO.2锦衣卫 剧照 NO.3锦衣卫 剧照 NO.4锦衣卫 剧照 NO.5锦衣卫 剧照 NO.6锦衣卫 剧照 NO.16锦衣卫 剧照 NO.17锦衣卫 剧照 NO.18锦衣卫 剧照 NO.19锦衣卫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锦衣卫」为明皇帝直接管轄之特务机关,负責巡察緝捕乱黨。時英宗昏庸无能,大权落入宦官王振(刘永)之手,他操纵锦衣卫,利用它诛杀异己,残害忠良;然锦衣卫统领赵不凡(梁家仁),却是一心保国卫民的忠臣,在连续几次暗杀行动中,义释忠良。在王振的威胁下,身为锦衣卫总管的赵父无奈被迫追杀亲儿子…

     长篇影评

     1 ) 一个关于GAY变直的辛酸故事zz

    《锦衣卫》密集吐槽:春节档腐女必修课
        ——一个关于GAY变直的辛酸故事
    MildSeven 发布于:2010-02-01 10:43

    http://ent.sina.com.cn/r/m/2010-01-29/16322861146.shtml


        本文有关键情节透露,请审慎阅读!但求博君一笑。


        《锦衣卫》中俊男纷纷大露肌肉,男女爱情羞羞答答,反倒是两男坦然相悦,这不仅忽然令人生出个想法,导演李仁港其实根本就是个同人男!其实《锦衣卫》讲述了一个原本好“男风”的锦衣卫头目被一个江湖女子给掰直了的故事,是李仁港对明代特殊群体的内心刻画。


        “锦衣卫”所处的明代其实正是“断袖之癖”盛行的年代,上自天子,下到庶民,基本上都有男性“知己”,真是一片盛世祥和……李仁港把《锦衣卫》的背景选定在此时,也十分利于讲故事了。


        整个影片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甄子丹身为当朝权力豢养的锦衣卫首领多年(导演特意让甄子丹留胡子,这其实就是告诉你,锦衣卫真的不是太监真的是纯爷们),功夫(不仅仅限于武功)高强,还没娶妻,一群糙爷们出生入死天天在一起,肯定另有隐情,但是这段详情呢导演并没有交代,直接先让甄子丹开启一段新生活了,这时候影片并行一边在交代怪大叔甄子丹与女生赵薇的相遇,一边塑造打着甄子丹弟弟旗号但是怎么看怎么是疑似旧爱的戚玉武如何如何变坏,一对旧日有着相同价值取向与性取向的哥们逐渐变得分道扬镳。


        这时候说起来甄子丹与赵薇的邂逅就十分令人玩味了,整个两人这个爱情的过程是十分仓促和莫名其妙的,其实不如说是赵薇单方面爱上了甄子丹更加贴切,而甄子丹明显就是个GAY在面对美女百般挑逗的时候却毫不动心,连澡都一起洗了还能把持的住,这显然不是普通直男干的出来的。在女生赵薇一系列痴心付出之余,大叔甄子丹不能说一点都没有感动,但是他在心里默念100遍,你给我点时间,你给我点时间,我马上就直了,我马上就直了。


        可谁知就在甄子丹逐渐要被掰直的过程中,又冒出来个俊美盖世无双的吴尊,又帅又不羁,从来不盖肚脐。美男当前,甄子丹又荡漾了,当着赵薇的面跟吴尊干了一仗,赢了以后还特别有范儿的说了一番道理,假装两人可以交个朋友,其实就是为了后来求合体埋下伏笔的,小帅哥吴尊果然信以为真,甘愿为甄子丹两肋插刀,于是也就有了后来的为义赴死。但只有吴尊误以为那是友情,其实那只是甄子丹在变成直男过程中的一次摇摆。


        此时再看戚玉武,变坏后只要权力,这你信吗你信吗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他会不为美色金钱着迷,唯一的理由就是他其实还爱着一个男人!那个男人无疑就是甄子丹。最后戚玉武自知走上末路的时候,知道能死在以前爱人的手里,也算是瞑目了。


        片尾李仁港并没有明确交代赵薇和甄子丹是不是真的在一起,这表明他对于GAY最终能不能成功变直男这件事也是心里没底的。《锦衣卫》,实在堪称春节档期腐女必修课……

     2 ) 锦衣卫

    吴尊的杰克船长造型还不错,结果他一开口那个台湾腔(千里迢迢从东南宝岛跑到西域大漠去当土匪是怎样一种精神!)……玄武的广东腔也很奇怪又很生硬,他如果不开口是多好的一个无口面瘫野心闷骚受啊(叫玄武的就应该是无口面瘫闷骚!野心或忠犬皆可!)所以这是中规中矩的港产打片,美工摄影质量一流,武打设计还算精心,剧情方面虽然狗血依旧,但咋家也知道港片这两年剧本情况不堪入目,能说圆这故事的及格表现还是值得肯定一下的 影片最亮点在于丹哥身上背着的大明十四势,可以看出港导在机关设计上的确是动了一番脑筋。不过除了时代背景主要演员之外,其实没有丝毫新意。这是一部烧钱的动作戏了

     3 ) 人人都是胸肌党

    看了指桑骂槐太过瘾导致被砍档的《第十放映室》2010春季版,除了还想洒泪再看一遍阿凡达,对无悬念烂片《锦衣卫》产生了一点兴趣。群众教育我看烂片街片上PPS,一搜果然有。

    对剧情啊逻辑啊中心思想啊神马的本来就没有任何期待,结果出乎意料的,这个片儿还行。反正算是买票去看出来不会骂娘的那种。剧情灰常简单,逻辑更加白痴,就是灭口余孽锦衣卫大战篡权干政老太监的故事,坏人好人一起死,天下就太平了。

    影片的美工摄影CG动画武指做的都不错,简单说就是还算好看。甄子丹终于摆脱了二十年屹立不倒的小喽啰形象,当上了一统江湖的大侠,哪怕是在烂片专业户李仁港导演未超水平发挥的大作里。甄子丹扮演的锦衣卫首领青龙命运十分林冲,只因为罗家英演的老太监想收人家篡权的王爷几个钱,就让甄子丹去神马太傅家里抢玉玺,然后再派人把甄子丹灭口。众位不用追究为神马玉玺会放在大臣家里,既然身为太监当不了皇帝也不想造反杀甄子丹干嘛之类的问题,总之丹哥被逼逃亡就是了。在路上为了引开追兵,丹哥挟持了镖局老板的女儿赵薇大姐,并交代镖局老板,如果完成不好这个任务就撕票就撕票~赵薇头先抵触了大概十分钟,行至一处客栈,掌柜问吃什么,馒头眼包子脸的大姐立马欢快的要了一堆酒菜,还兴奋的直对绑匪飞媚眼。二人荒郊野外,孤男寡女,逃亡有暇还去泡个鸳鸯浴,当赵薇目睹甄子丹那华丽丽的胸肌时,一切畏惧反感烟消云散,顿时斯德哥尔摩效应滴爱上了绑匪,立马就开始数落自己未成亲的夫婿怎么花心怎么不良,明显暗示你就赶紧把我收了吧。甄子丹表面无动于衷,实际也起了意,于是有了以后的一系列狗血事件。我赶脚这个片哪怕再烂,看到丹哥为国为民的凝重表情和八块腹肌两块胸肌,这一个多小时就算没浪费。

    小时候花痴李连杰的方世玉,再大点口水赵文卓的春色无边白嫩版法海,从来没拿丹哥当盘菜,他演个公公我都嫌恶心,又黑又矮没肌肉还长的阴阳怪气的。唯一的正面形象是《精武门》里的陈真,一拳一脚都是真功夫,满身正气一身傲骨,无奈基因跟不上,站直了跟女主角万绮雯身高块头差不离,戏外还谈了几年不咸不淡的恋爱,最后分手收场。丹哥就这么半红不黑了许多年,提起他除了那个没腿的太监想不起别的角色。但是人家还是在这乌七麻黑的娱乐圈默默耕耘着,过一阵娶了个比自己高的大嘴老婆,过一阵生了个孩子,过一阵演了几部当男一号的电影,也就这样了。许多年过去,少年子弟江湖老,李连杰满脸横肉的牵着下垂波霸小三,赵文卓鼻孔朝天的挎着东北垮妞儿,当年风花雪月的哥哥们无一例外的面目可憎,风再起,却见丹哥一手牵着富豪出身的模特发妻,一手抱着活泼可爱的女儿,面目清朗身材矫健衣着高雅谈吐不凡。真让人感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只要挺住,努力,不抛弃不放弃,咸鱼也能翻身,芙蓉姐姐也能变美女,太监也能演叶问!!

    我对丹哥也就到这了,我佩服他的努力和精神,但他除了亮腹肌那几秒还算不上我的菜儿。这片子还剩下一大亮点一个奇葩。先来说奇葩。

    因为长期对于台湾和韩国娱乐圈的消极态度,我至今分不清韩庚和吴尊,而且一直觉得这两个小哥们长的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像飞轮海这种基本靠色相诱惑无知小妹妹的脑残团体我多看几眼都反胃,关键是这样一个基本只靠脸吃饭的团体,还有个别歪瓜裂枣的团员长的生生让人吃不下饭,真是坏了良心。应该是出于商业考虑,这片子硬生生加了个打酱油的配角,一头加勒比的小辫子外加海贼王的造型,竹竿身材大冷天也要露个肚皮,结果上来就被人砍了一刀,活该,真是活该!!西北土匪一张嘴一口台湾腔,拜托你们50块钱找个配音演员给丫配配音,反正丫就一句台词,盗亦有道。但是这位酱油弟除了莫名其妙的跑去为主角送死真没看出做了什么有道的行为,这还是因为人家跟他一起抢劫,没要钱,他一感动,或者被丹哥的胸肌晃瞎,就去主动做了替死鬼,临死还要赵薇给丹哥传达宁死不悔的爱意。唉真是太腐了。

    好了,可算把娘炮的吴尊说完了,现在开始说我最爱的部分,也是这部片子唯一的亮点脱脱。对,你没看错,这位女侠就起了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白里透红的名字,在片子里她是最厉害的反派,一出手就卓尔不群,一柄软剑耍的风生水起,关键是一边脱一边耍,耍完了再一件一件穿起来。西域风格满头小辫,黑纱蒙面,翩若惊鸿。电影开场不到20分钟,为了给公公表明自己的身份,脱脱就贡献了唯一一个很无厘头的脱戏。但是那胸,那沟,那背~还是让姐十分不淡定。于是电影的前半段我都一直擦着口水在等这位美女的庐山真面目。一个小时以后,脱脱终于摘掉了面纱~姐一看~唉,你还是戴上吧。她多蒙一分钟,我就多YY一分钟。一张铁血硬朗的脸,跟柔软的身体格格不入,按某些童鞋的评价就是一张蒙古人的脸,眼睛鼻子嘴脸型单挑出来都得是整形医院的生招牌,但是凑到一起就那么别扭。但是五分钟以后我习惯了,又重新爱上了脱脱,还安慰自己这就是女杀手该有的脸。再说人家没长相有本事,小小年纪已经独孤求败,杂耍团的小白脸吴尊不是对手也就罢了,连正义使者甄子丹都不是他的个儿,还要靠赵薇大姐调虎离山,那两大坨胸肌真是白瞎了。

    脱脱作为反派,十分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出现在剧情开始有些无聊的任何一个地方,依靠维亚特效跟真材实料的身材带给了大家美的享受。最搞笑的是最终的一场打戏,由于甄子丹的剑淬了火,脱脱脱下来的衣服都被烧毁,最后衣服不够脱,移形换影失败,穿着内衣被甄子丹揽在怀中同归于尽,美胸衬着丹哥的胸肌,被掐死的时候脸上残存着享受的幸福表情,场面真是血腥香艳又刺激,李仁港拍武侠拍的这么屎,真该转行拍三级。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片的原声,由假冒伪劣民族歌手萨顶顶演绎。她改名换姓以前叫一个特别土鳖的名字——周鹏,最有名的作品是农业重金属范儿的《自己美》,那时候作为一名外形正常的土鳖流行歌手,她的唐老鸭嗓子实在诡异又搞笑。结果不出所料的销声匿迹。但是几年以后,一首叫《万物生》的梵文歌曲走红大江南北,歌者萨顶顶,据说蜚声海外,嗓音清脆嘹亮,响彻云遏。我还奇怪打哪冒出这么牛逼的姐们儿,叫着这么一个藏不藏回不回的装逼名字,唱根本没有活人在说的语言。结果百度知道了一下,原来是她……抛开这些破事不说,萨顶顶的唱功还是与包装同样出色,这首歌除了歌词没文化了点,没什么可挑的。而且要不是它,我也没心思给这么一部电影写影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总要面对现实,比方说进影院的时候你从不指望看到《肖申克的救赎》这样分量的电影,相亲的时候你走进饭店也不打算能在里面遇见梁朝伟,生活就是如此,即便悲剧,也总有欢乐桥段,烂片也有不那么狗血的细节,善于发现才能学会享受,否则人生短短几十年,无论什么人陪,都会走的痛苦不堪。有酒喝有肉吃有不要钱的胸肌看,足矣。

     4 ) 带上避雷针,去看锦衣卫

    前天有幸受邀提前观看了宣传所谓“浪漫武侠大片”的《锦衣卫》,只有一个感受: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观看此片,请带好避雷针。
    见识过赵薇阿姨的演技,也领教过《见龙卸甲》的智商,心想着原本应该有个好心态去看这么个“浪漫武侠大片”吧,没想到还是被雷得外焦里嫩,吐血数升。

    雷点一:别拿观众当傻子

    通常低估别人智商的人,会被认为智商也不咋地。作为前特务头子,青龙同学身负重伤亡命天涯,就算是喝了点文艺味儿十足的神奇药酒,头脑不怎么清醒,也不至于傻到主动去暴露自己的身份行踪吧?刚开始以为悬念十足别有用意,看到后来才明白原来不主动降低智商,情节就没法安排了,精彩的打斗也没法上演了。白费了我一番希区柯克式的猜想啊。。。到后来在某个小饭店吃牛肉被赵阿姨调戏再次主动暴露行踪也就不稀奇了。哦不,这次长记性了,给锦衣卫金牌刮了个痕,免得身份暴露:此地无银三百两,智商如此如此。碰巧的是,这个东西还真莫名其妙的被追杀的人偶然看到了。而后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蓦然回首,敌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我们只能感叹,世界真的太小。我总是愚钝地以为,由太多低智商和太多巧合编织起来的情节,显示不出编剧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更没法彰显导演独到的艺术水准。听说该片导演惯于文以载道,莫非在此有何高深的寓意?恕我愚钝,实在看不出来,期待方家过度阐释。(豆瓣有高人过度阐释该片导演另一部大片的文章,可参阅http://www.douban.com/review/1353984/

    雷点二:您太容易动情

    为了显示“浪漫武侠大片”之“浪漫”二字,影片特地安排了一场匪夷所思的感情游戏。赵阿姨出演一位天真浪漫满脑子大侠理想的无知少女——乔花,不知道是为青龙的美貌吸引,还是被其盖世武功打动,抑或为其“尊严说”所蛊惑,作为人质的她,似乎很享受这个身份,一路上撒娇撒泼,连老爹是死是活都不管了。谁都不否认亡命途中的爱情是浪漫而刻骨铭心的,问题的关键是这能被称作爱情,这感情来得自然。片中的乔花(简称“花”)对青龙的爱慕,除了满脑子导演赋予的文艺味儿十足的大侠理想,便是对青龙同学胸大肌的艳羡,我太愚钝,从片中情节只能看到这么两点。为了说服观众相信这段感情是那么的惊心动魄刻骨铭心水到渠成,赵阿姨从头到尾絮絮叨叨进行着内心表白,演惯了琼瑶剧的她,每一开口,总让人表皮细胞抽筋,胃酸大量分泌,个中滋味,一言难尽。这也难怪,赵阿姨向来以哭喊打闹演感情戏的,玩儿深沉的,实在难为她了。叹叹。

    雷点三:脱脱脱+车模女+露脐男+鸳鸯浴

    以上组合,大有雷死人不偿命的架势。演脱衣女的这位姐姐大概身手实在太差,花拳绣腿都比划不上几招,于是导演安排了蹩脚的脱衣特技,一来弥补其不足,二来卖点十足:脱脱脱,你究竟有几件可以脱的?宣传造势,吊足大家胃口,自然掏钱去影院看脱衣舞了。可惜最终还是没有脱完。我敢肯定,只要她脱了最后一件,一定能打赢青龙哥,可惜导演不敢了,于是观众也不满了。
    天鹰班的露脐男是精心策划的雷点吧?除了造型让人反胃,阴阳怪气的港台腔也让人胃痉挛。无论是从天而降大呼“天鹰班杀到”,还是文艺腔十足的“从大盗变成盗亦有道”,或是小女生撒泼的“我就是要在这里看烟火”,无不让人厥倒。还有,这位大盗的“觉醒”和“自我救赎”还真玄乎哦。对了,给他拿胸衣的那位车模女是干嘛来着的?
    要说脱脱也就算了,青龙哥跟赵阿姨的鸳鸯浴还真是那么回事,遗憾的是导演没有勇气再挑战一下相关部门了,不然观众买票的积极性可能大幅提高。谈恋爱也就罢了吧,非得在一个澡池子里面不可,这倒还真有效,自从赵阿姨见了青龙哥的胸大肌,爱慕之心上了好几个台阶啊。可见还是精心安排的巧妙情节,并非纯粹的炒作啊。

    雷点四:深情的呼唤——花

    这一声呼唤让影院里最后一个绝缘体哧溜一声冒起了青烟。见过大功率的,没见过这么高伏特电压的。这是雷中之雷,全片的高潮,全剧的精华。千般柔情万种哀愁都在这一声呼唤中了,就这一声呼唤,成就了“浪漫”二字。花———此时的导演编剧,估计已经是泣不成声泪流满面了,观众也被感动得浑身抽搐鲜血狂喷了,一时胃里翻江倒海;捶胸顿足,难言此时感受。若是买了票,定要大呼,值值值!

    写了这么些,忘了向甄子丹大哥致敬了,他的努力,他的卖力打斗,让本片有了另一个层面上的可看性。另外还要慰问一句,同赵阿姨的合作,让你受委屈了。

    最后讲个冷笑话。阿Q曾自豪地卖弄,老子先前,比你阔多啦。国内某专家自信地宣称,给我6000万,我就能做出阿凡达。您说,谁不要脸一点?

     5 ) 锦衣卫

    中规中矩的港产打片,美工摄影质量一流,武打设计还算精心,剧情方面虽然狗血依旧,但咋家也知道港片这两年剧本情况不堪入目,能说圆这故事的及格表现还是值得肯定一下的 影片最亮点在于丹哥身上背着的大明十四势,可以看出港导在机关设计上的确是动了一番脑筋。

    我一直对香港导演执导有关历史题材的电影持否定态度,因为香港特殊的历史文化和娱乐性十足的商业电影氛围,决定了香港导演在涉及到这类题材时的创作态度往往是信马游缰肆意妄为的,在很多情况下是表现形式华丽有余而在逻辑内容上失之于严谨。

    尽管《锦衣卫》不是历史剧,但是对于李仁港而言,依然无法逃脱“精彩的形式+狗血的内容”这一模式。美工出色不是错,追求服饰的华美也是好事,但是《锦衣卫》在实际内容上依然是一部加强版的《见龙卸甲》,除了时代背景主要演员之外,其实没有丝毫新意,而且这位李导演似乎特别钟情于二战英军钢盔式的头盔,《见龙卸甲》中这种头盔乌泱泱地曾经出现了一大片,这也正是让我对《见龙卸甲》“恨之入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它把我心目中的赵子龙的形象颠覆得无法接受了,至于其他无聊情节,都懒得说了,我承认我对《见龙卸甲》这部电影的个人化情绪十分严重。而这次,这种头盔又出现在了甄子丹的脑袋上,不过这次我只是有点惊讶但是没有恼怒,因为在明朝类似的盔帽的确存在过,虽然未必是锦衣卫的服饰,但好歹还不算离谱,更主要的原因在于《锦衣卫》是一部与史实无关的古装剧而已。我只是特别疑惑李导演对这种制式的盔帽为何如此依恋,这其实也从侧面反映了导演已经有些僵化了的执导能力。

     6 ) 其实主要是想说点别的闲话



    在今年的春节档期,市场上有两部类型很接近的影片几乎同时上映,一部是李仁港导演的《锦衣卫》,一部是袁和平导演的《苏乞儿》。对于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来说,类型如此接近的两部电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相继上映,必然会在电影市场上演出一幕龙虎相争的好戏。

    按照国内电影市场的习惯,《锦衣卫》被归类为“武侠片”,而《苏乞儿》则被归类为“功夫片”。武侠片和功夫片最主要的区别其实就是在于一个“侠”字,作为以武犯禁、替天行道的侠客,划分他们身份的最主要标志并不是绝世武功,而是侠义精神。功夫片则更注重拳脚格斗的视觉刺激,驱使他们争斗的因素可以有很多,未必一定是侠义精神。这一点如果展开讨论就会过于冗长,因此就简略提及,下面主要从视觉风格角度来分析武侠片和功夫片的区别。

    从视觉风格角度来说,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武侠片”的时代背景多为古装年代,格斗方式以冷兵器为主;而“功夫片”则主要是拳脚格斗,时代背景则不拘泥于古装或时装。按照国内观众的习惯,“功夫片”一般是发生在民国时期或现代,如成龙的《醉拳》系列和《警察故事》系列。也有少量“功夫片”的时代背景发生在晚清时期,如《霍元甲》、《黄飞鸿》、《苏乞儿》等影片。当然,这种粗略的划分一定会出现例外,如《鹰爪铁布衫》一片,虽然是古代背景,但它就是一部标准的功夫片(本片的武术指导也是袁和平,所以值得一提)。

    如果按照不那么严格的分类,“功夫片”其实可以算是“武侠片”的一个亚类型,是刀剑武侠的变种,可以被称为拳脚武侠。从历史时间线来看,武侠片和功夫片的划分基本上是以枪火在中国大规模使用为时间分界点。而这一时间点基本上是明清两朝交替时期,所以大部分武侠片都发生在明朝或以前,而大部分功夫片都发生在晚清及以后。但无论是武侠片还是功夫片,枪火的使用基本上都是被两种类型所严格禁止的。一直到吴宇森以《英雄本色》开创了新一代的“枪炮武侠”之后,中国的武侠片才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武侠片作为华语电影迄今为止最成功的类型片,从香港邵氏的老武侠电影开始,胡金铨、张彻等华语电影大师,都为武侠片这个类型贡献了诸多经典之作。随后李小龙开创了功夫片时代,成龙随后又接替英年早逝的李小龙,将功夫片这个武侠片的亚类型发扬光大。徐克又以《新龙门客栈》开创了新武侠类型,将武侠片再次成功地拉回华语电影主流市场。而李安则以《卧虎藏龙》将武侠片推向了国际电影市场,并催生了随后的华语武侠大片浪潮,直接导致了《英雄》、《十面埋伏》等新一轮武侠大片的出现,以及由它们所引发的武侠电影低潮期。

    伴随着武侠片的起起伏伏,功夫片则一直隐藏在华语电影的主流商业片行列中,虽然在成龙和李连杰相继转去好莱坞发展后,功夫片一直缺乏领军人物和代表之作,但其火种依靠各种类型的动作片还是得以保留,直到甄子丹凭借《杀破狼》、《导火线》和《叶问》,才再次振兴了功夫片这个类型,让它重回主流观众的视野之中。

    在简单地回顾了武侠片和功夫片的历史后,《锦衣卫》这部电影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作为一部甄子丹主演的电影,它究竟是武侠片还是功夫片呢?很明显,《锦衣卫》无论是其视觉风格还是故事类型,都是一部典型的武侠电影。但是对于甄子丹的影迷来说,《锦衣卫》中的打斗场面无疑有些浪费了甄子丹这个功夫明星,大量天马行空的打斗场面都是依靠吊钢丝和电脑CG特技手段完成的,而甄子丹本人最擅长的拳脚格斗则被刻意压缩到了最少份量,否则就无法服从于影片的整体风格。

    作为一部试图吸引最大基数观众群体的电影,《锦衣卫》在演员阵容的配置上可谓煞费苦心,既有甄子丹负责硬桥硬马的打斗场面,也有赵薇负责细腻深沉的情感场面,还有吴尊负责吸引低龄粉丝群体,最后又找来了徐子珊来渲染一些香艳场景。作为一部武侠片,刀剑相博的场景自然是必不可少,片中几场主要的打斗场面,即使按照最苛刻的标准来看,都属于近年来可圈可点的精彩场面。甄子丹也贡献了他最近几年最精彩的器械打斗场面,对于功夫片和武侠片影迷来说,这部电影的动作场面可以说是基本合格的。

    作为一部武侠片,《锦衣卫》的英文片名叫做“14 Blades”,更是突出了片中重要道具“大明十四势”的重要性。不过可惜的是,这14把形状、用途都各不相同的刀,在电影故事中并没有起到什么关键作用,只是作为一个噱头简单地出现在故事背景中,其作用甚至连007的那辆阿斯顿·马丁跑车都不如,勉强能比上一把瑞士军刀。

    但在精心盘算的商业阵容背后,本片在叙事层面继续了李仁港导演古怪而顽固的风格。如果观众看过李仁港导演的前作《三国之见龙卸甲》,不免会有些惊讶地发现,《锦衣卫》基本上沿袭了《三国之见龙卸甲》的套路,故事主线、情感动机、人物设置等等故事主要元素都可以说惊人地一致。而《锦衣卫》的故事也继承了《三国之见龙卸甲》的所有缺陷,片中人物缺乏合理的行事动机,故事逻辑不严谨,以及对内地观众来说略显古怪的对白,都在《锦衣卫》这部电影中继续令人遗憾地存在着。




    说点闲话:

    中国电影现在进入了一个“类型化叙事”的危机之中。中低成本的电影,一窝蜂地扎堆搞古装恶搞山寨涂鸦杂烩片儿(我都不愿意说它们是喜剧),现在已经彻底把这个类型的口碑给毁了。今年春节档还会继续出现诸多这种类型的片子,且看它们的市场表现,我估计要一直到搞砸一两家公司之后,业界才会清醒点。

    而稍微上点成本的电影,要么是在古装武侠、功夫类型里搞来搞去,要么就马上跟风,一窝蜂地搞都市浪漫爱情喜剧或者是谍战戏,今年大家估计会看到许多这些类型的电影。另一个跟风的趋势就是低成本的恐怖片,但这个类型是典型的烫手山芋,因为政策风险导致的市场偶然性极大,别看别人啃到了骨头,轮到自己的时候未必能舔上盘子。

    其实类型片在叙事策略上的重复并不可怕,但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创新之道。现在的市场浮躁直接导致了创作心态的浮躁,大批叙事模式雷同、细节粗制滥造的电影,在制作上又没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怎么指望观众从一片奇葩的海洋中慧眼识英雄,把你给挑出来呢?

    今年的电影市场上必定会是一片混战,因为票房数字的刺激,很多人可能觉得钱很好挣,怎么糊弄都能骗到钱,所以对故事质量和制作质量完全是得过且过。有些片子我不想点名,但急赤白脸地来抢钱就实在是太过分了,欺负内地观众人傻钱多吗?

    中国电影想要杀出生天,最后还是得靠那些真正热爱电影、扎根本土市场、放眼未来十年的年轻人。过去十年的盗版电影市场,让中国拥有了世界上最牛屄的观众群体,无论眼界还是口味,都绝对是世界范围内少见的一次机遇──有哪个国家有整整一代年轻人能有这样的机会看到数量、种类、风格如此广泛的电影?又有哪个国家有如此之多的年轻人对电影心怀梦想和期望?

    咱们就是拼概率,也能拼出来几个牛人吧?所以,尽管现在的市场上泥沙俱下,但我还是对未来心怀期待。连国足都能踢赢韩国队,中国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7 ) 江湖夜雨十年灯——再谈《锦衣卫》

    说实话,《锦衣卫》这片子,谈不上经典,看三遍足够了。可掉过头来想,这年头还有哪部新片值得你进电影院看三遍呢?包括所谓的“引进大片”。

     

    夸不白夸,骂不白骂。借诸葛青云的一本书名为题,下面说说我的根据。其中有感想,也有分析。

     

    人间烟火

     

    评价古装动作片的优劣,我有个歪理论——看你拍了多少街市和村庄,拍得越多,片子越地道、越好,反之越烂!

     

    为啥俺对街市和村子这么情有独钟呢?因为那意味着烟火气,标示着这片子有多少人味儿!江湖上最大反对党的党魁任我行老前辈曾经总结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因此,根据等比推算,人越多的地方,江湖味儿就越浓。李白诗曰“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道尽侠义必须要在人间的道理,要放荒郊野地里,那就是蓄意谋杀,不是打抱不平了。

     

    同样,搁在朝堂之上的故事,不论你砍瓜切菜杀了多少人,也很难称得上侠义。杀来杀去,无非政治斗争而已。侠义产生于江湖,侠士的归宿也是江湖,进了庙堂,那气味就不对了。

     

    港台武侠承接民国武侠的传统,讲的都是江湖上的“人事儿”,帮派、镖局、客栈、赌场、青楼……无一不是满足人类最基本需要的寻常之地,就因为这些地方事事实用第一,所以透着浓浓的烟火气。一碗一筷、一桌一椅,就连身上的草帽火折,你都得考虑周全,不然准穿帮。香港武侠片不是不讲庙堂上的事,可就算是全本政治斗争的“公主复仇记”——《战神》,刘德华演的小人物都混不把公主放在眼里,张扬着草根的勃勃生气。

     

    大陆导演不考虑这些。张国师有钱,把人秦宫修在一片沙漠里,饮用水估计得靠空投。《黄金甲》里的宫殿亦复如此。有人说她《十面埋伏》不是拍了牡丹坊吗?对不起,那个妓院活像个春晚大舞台,美仑美奂,就是没人味儿!他的古装电影里头,根本不敢拍什么街市和村庄,因为那个太复杂了,他驾驭不了。同样出身草根的冯小刚还不错,《夜宴》里头买药一段拍过街市,不过也就是一晃而过,跟张国师一样,他的精力都用在声嘶力竭地向庙堂靠拢上了。你说,就这种素质,把武侠片拍成“宫廷武打片”不是再正常不过了么?

     

    《锦衣卫》大概是十年来拍街市拍得最多的武侠片了,所以江湖味也最浓。影片前20分钟的庙堂戏环环紧扣,直到他流落民间,情节一缓,那种江湖的趣味就跟悠然散发出来了。镖局、客栈、澡堂、酒馆、边城,一一随着镜头摄入眼底。乔花喝水的皮囊、镖师身上的补丁、边框很旧但正面敞亮的铜镜、一看就久经风霜的车马,无不散发着浓浓的人味儿。午马、刘松仁、冯克安这些老演员都是宝贝,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代表着一种集体记忆,而在于他们毕生泡在这个电影上的“江湖”中,一举手一投足,那味道跟别人就是不一样。不信你看看那句“嫁给杨叔叔”之后午马斜眼看杨头的表情,不信你看看拿酒碗和烟袋的姿势,哪里是三五年的功夫?

     

    这些东西不是什么“香港武侠的陈规”,而是一种经过积淀和淘洗的审美,是符合武侠本质的一笔财富。张国师金碧辉煌的牡丹坊和簇新的琉璃宫殿有什么值得夸耀?邵氏五六十年代就玩过了!《唐朝兄弟》略有些这方面的意识,但演员跟道具和建筑之间,硬是有些“隔”,因为不熟嘛,那还不是他们的世界。我大胆预测一句,未来的《刀见笑》肯定也有这个问题。这不怪任何人,只怪我们起步晚。但是,咱们不能拿无知当新潮。

     

    大明十四势

     

    下面聊聊兵器。从李仁港接受访谈时说的话就能知道,他懂兵器。不然不能说出“以前武侠片拿剑其实就是拿刀”这种话来。有人说他从《94独臂刀》起就没什么进步,错!单从兵器来看,他现在就不可能回到《94独臂刀》去!《见龙卸甲》用的是刀和枪,《锦衣卫》用的是主要是刀,杂以火枪和弓弩,这都是很符合历史的设定,至于有一些漫画造型的兵器,那是为了夸大威势的需要,你总不能指望脱脱拿把峨嵋刺打得青龙节节败退吧?就算不考虑兵器大小的视觉效果,徐子珊也没那个功夫啊。

     

    李仁港这次给锦衣卫和镖客设计的刀都是直刃,这有一点历史基础,但更多是写意,要跟后面游牧民族的弯刀区别开来。大漠判官的双弧刃显然是马上弯刀的漫画夸张版,至于脱脱的武器则是完全的虚构,那是一根可以围在腰上的蛇鞭,但抖直了又可以成为一把利刃,软硬兼备。用衣服玩“金蝉脱壳”是这片子最出色的一个创意,是电脑特技和武侠氛围结合的比较好的例子,单凭这一点,就不好说《锦衣卫》只是在复制。大家可以注意最后青龙挥刀烧蝉衣的那段,每一件蝉衣被毁,都伴随着一阵凄厉的叫声,犹如女鬼魂飞魄散,加上韩国特效团队打造的视效(从《中天》那里学来?),张力十足。其他令人难忘的声效还包括挥鞭时的响尾蛇爬行声、法王施展鹰爪时的兽吼,还有用铃声串起的文戏。《锦衣卫》被提名金像奖最佳音效,确非幸致。


     还有火枪和各种火器,豆瓣上有人嚎叫“大明军队终于开枪了”!其实我也想叫两嗓子。大明朝的火器岂止《笑傲江湖》里欧阳全的火枪和“荷兰大炮”啊?李仁港是好样的!

     

     天鹰帮冲锋的时候用的是是上下三排的连发弩。其实照我说,应该是用五眼铳轰破阵形,然后近身抡圆了砸!在大同参观过明军留下来的武器,就是这么干的!


    总的说来,《锦衣卫》的兵器系统是在大写实基础上的重新虚构,但是这比《英雄》之类在整体虚构基础上的写实,要进步很多。

     

    让我不太满意的,是“大明十四势”没有充分展现魅力。从开头的锻造过程和后来的拆卸中可以看到,至少有一把是可以伸缩的,青龙客栈斗脱脱时用过。至于长刀中间的空档,似乎有锁拿兵刃的用处,但未见展示。其实从根子上说,我对片中的这种兵器不太满意。因为太过花哨,当年古龙受狙击步枪启发写出了《英雄无泪》里面的那口杀人的箱子,“大明十四势”的灵感大约从此而来,但是功能翻番,反而显得更不实用。

     

    更大的遗憾,还是这种终极武器的外观太像不锈钢餐具了,照理说从“明室开国”那时候传下来的武器,不该这么簇新的。

     

    铃铛

     

    此前我没有谈影片的剧情,其实认真看一下,这片子的文戏是努力过的,只是没有成功地把脉络交待清楚。

     

    一直觉得,青龙和乔花之间,应该是师徒关系。对乔花这个不通世事,又对江湖抱着玉娇龙式的向往的小女生而言,青龙的出现无疑寄托了她的理想。而从青龙这边看,对这个单纯地用嫁车保护了他的女生,他也是有好感的。强盗抢正义镖局的镖旗,他可以不管,但危及乔花,他就要出手了。

     

    铃声是他们之间关系的灵魂道具,不知有没有人注意过,澡堂里青龙回忆残杀兄弟的往事时,以赵薇手上铃声响动的“音桥”为过渡。回忆交待,他杀了哥哥之后,是带着那串手铃出来的,那是他哥哥留给他的唯一遗物。

     

    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他把铃铛系在乔花手上,绝不仅仅是为了限制她的行动,更是一种期待。锦衣卫的路很短暂,那串象征着生的希望的铃铛,寄托着哥哥的期盼,现在他把它系在乔花的手上,显然也有期待她代替自己活下去的意思。最后脱脱追来的一刻,他果然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乔花。网上居然有脑残把它们之间的关系归结为“斯摩症”,只能说是愤青脑子里进水的表现。

     

    最后,乔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江湖豪客,押镖经过天狼古城。此时的她,已经不需要“只要你摇动手上的铃铛,我就会来帮你打跑所有坏人”这种哄小女孩的话来安慰了,她已经明白江湖上“尊严要靠自己争取”的道理。摇动铃铛,千里镜中飘来青龙的身影,歌声中唱得明白,“他把铃铛放在我手中”。那铃铛,是希望。

     

    “有希望总是幸福的”这句台词让我想起《人间道》的最后一幕,午马对宁采臣说“谁说人间没有希望?”,两人纵马奔向彩虹。那是港片中最温馨的结局之一。很多追逐时髦的人大概很难理解,回归老片并不是固步自封,实在是因为那里面充满了鼓励我们面对未来的勇气和信心,而这些,是现在萎靡的电影们无法给我们的。

     

    《锦衣卫》的难得,就在于他有烟火味,有江湖,有扎实的细节(包括兵器)和浓浓的情怀。故事讲得不好,可是你细心看,那种要传承中国武侠片的心意是满满的。这部片子就像那一枚小小的铃铛一样,传递的,是武侠电影在新世纪十年黯淡之后的一点点希望。

     

    小花絮一:注意青龙和脱脱重归于尽那一幕,打开机关飞出的那四把刀,正来自最后一把“奉天成仁”。这片子细节很地道的。

     

    小花絮二:这片子拍对话很好玩。在正常的正反打之外,青龙在太傅府大喝“住口”,镜头猛一拉,天狼古城地窖中头领大喝一声“青龙!”镜头一晃。还有人物一出场会有镜头一晃才“找到”主角的处理,都是很戏剧化很有效的法子。我上一个帖子里还有其他的例子。香港导演的技巧绝对比大多数内地导演(包括宁浩之流)纯熟得多,而且早就过了炫技的阶段。人家来内地市场一无政策保护二无人脉支持,靠的就是对商业片技巧的把握,挣的那都是辛苦钱。

     

    P.S 以我看了三场的经验来说,推荐胶片版,尽量别看数字版。

     

    又及:最爱白虎!好汉子!

     短评

    文戏看的人想笑,武戏看的人想哭,通篇令人匪夷所思的冷笑料,又一雷片问世了。吴尊是在COS基佬版的杰克船长么?还露脐……

    5分钟前
    • Doublebitch
    • 较差

    前1/3的时候让我看到过去港片的范儿来,中1/3的时候让我看到现在合拍片的姿态来,最后1/3的时候让我感觉到这又是一部凑东凑西的刺陵片来。——港片的武侠时代已经过去

    6分钟前
    • 无为啊
    • 较差

    看的就是武学。。

    11分钟前
    • ZeonGin Sou
    • 还行

    一大清早去看了首映还不错,赵薇的西部牛仔帽子造型挺潮。

    13分钟前
    • 四小夕
    • 力荐

    那個叫脫脫的太惡搞了 愛脫送你根鋼管

    16分钟前
    • 还行

    好吧~ 李仁港 再也不对你的电影抱有希望~1.脱脱 的裹胸实在很潮~ 至少在那个年代2.甄子丹 的大风衣真拉风3.吴尊 那台词真是高大全4.赵薇 最后你果然是朵花。。

    19分钟前
    • BTcooky
    • 还行

    1.吴尊穿着小抹胸,喊着天鹰帮驾到,由大盗变成了盗亦有道@¥……*@¥%……@¥% 2.如果脱脱再多穿一件衣服,就能打赢子丹哥了,最后不够脱了……不过脱脱临死前享受的闭起了眼睛哎。

    24分钟前
    • 开树的花
    • 还行

    这是一部腐片来着,吴尊和甄子丹的羁绊啊羁绊!

    28分钟前
    • 一颗麻团
    • 还行

    甄子丹对赵薇说:“以后有任何困难,只要你摇一摇手上的铜铃,我就会立马出现来帮助你。”贺岁片真是一片更比一片雷。

    29分钟前
    • 影志
    • 很差

    美术摄影武打都是一流的,故事再流畅一点就更好了

    30分钟前
    • 朵云
    • 推荐

    编剧没把观众智商放眼里

    35分钟前
    • 我是一个马甲
    • 还行

    “乔花怎么办啊,这婚也退了”

    37分钟前
    • subdragon
    • 还行

    被赵薇的义无反顾和冷血杀人机器甄子丹的内心情感所感动 虽然吴尊的出现有些突兀 徐子珊的角色安排有些刻意 那声破坏气场的“花”让我从快落泪到大笑。。。但是整体而言是部值得一看的好片

    42分钟前
    • winniwanwan
    • 推荐

    为啥要脱脱跟青龙死在一起?郁闷

    44分钟前
    • lawson_tao
    • 推荐

    我是多么希望甄子丹最后彻底击败脱脱姑娘啊~~

    47分钟前
    • 张小北
    • 还行

    脱脱这个女人太霸道了,甄子丹这样的肌肉男她不动心,吴尊这么帅的她一刀下去也不心疼。此女绝对是拉拉,估计是喜欢赵薇,抓去一回又一回。

    49分钟前
    • dazedclove
    • 还行

    很多黑赵薇的在花木兰那没黑够又来锦衣卫这继续黑了

    52分钟前
    • MONKEY
    • 还行

    喜欢这样的调调

    54分钟前
    • 别人老公
    • 还行

    脱啊脱,满足死。赵大妈,台词雷。大漠飞鹰和天鹰帮杀到都是久远的传说(致敬朱赝品大哥么)?很佩服李仁港的想象力(附赠《黑莓大侠》片尾曲:刀是什么样的刀……)。PS.那个帮吴尊拿胸衣的眼神女是谁?

    57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快意江湖,支持武打片~~~~嗯甄子丹的那套不銹鋼刀具不錯,徐子珊有殺氣名字叫脫脫,吳尊出來吼一嗓子天鷹幫殺到~~~洪金寶啊洪金寶羅家英啊羅家英

    1小时前
    • 葵小屯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