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喜剧片 缝纫机乐队

    缝纫机乐队

    评分:
    0.0很差

    分类:喜剧片大陆2017

    主演:大鹏,乔杉,古力娜扎,李鸿其,韩童生,曲隽希,于谦,岳云鹏,王劲松,于洋,代乐乐,赵英俊,马大明,张一鸣,衣云鹤,曹然然,曹桐睿,宋小宝,刘小光,文松,宋晓峰,周冬雨,袁姗姗,宋茜,林志玲,赵露思 

    导演:大鹏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中字

      家有喜事2009

    • HD国语版

      从天“儿”降

    • HD

      父子雄兵

    • HD

      乐高大电影2

    • HD中字

      乐高大电影

    • HD中字

      摩登年代

    • HD国语版

      金枝玉叶1994

    • HD中字

      新版贱女孩

     剧照

    缝纫机乐队 剧照 NO.1缝纫机乐队 剧照 NO.2缝纫机乐队 剧照 NO.3缝纫机乐队 剧照 NO.4缝纫机乐队 剧照 NO.5缝纫机乐队 剧照 NO.6缝纫机乐队 剧照 NO.16缝纫机乐队 剧照 NO.17缝纫机乐队 剧照 NO.18缝纫机乐队 剧照 NO.19缝纫机乐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坐落于东北的集安市曾因破吉他乐队成为全国著名的摇滚都市,也激发无数年轻人和儿童们的音乐热情。只是二十年过去,摇滚逐渐没落,连集安著名的标志大吉他都面临拆除的命运。为了守护这里的摇滚灵魂,修车行小老板胡亮(乔杉 饰)从北京请来前破吉他乐队的经纪人程宫(董成鹏 饰),希望对方帮他组建乐队,策划一场守卫大吉他的演出。在胡亮的软磨硬泡下,程宫他们东拼西凑找来了美丽的女贝斯手丁建国(古力娜扎 饰)、背对观众的鼓手炸药(李鸿其 饰)、年事已高的医生吉他手老杨(韩童生 饰)和未成年的小学生键盘手希希(曲隽希 饰)。  他们克服各自的困难,携手朝着音乐梦想前进,心中永远保持着最初的激情……

     长篇影评

     1 ) 你的内心才是最大的反派

    今天去电影院二刷了一部电影,不是票房一路飙红的《羞羞的铁拳》,而是成绩蛮差的《缝纫机乐队》(以下简称“缝纫机”)。
      我终于意识到,我也是个快要到不惑之年的中年人了。
      公号“桃桃淘电影”在评论《羞羞的铁拳》时引用了一张图片,一大群看片笑到模糊的年轻人中,有一个一脸麻木的不和谐者。这几年,我大概常常就是那种角色吧。年轻的时候,喜欢在电影里面找隐喻、找象征、找意义、找方向。后来可能终于意识到,原来自己就在生活之中,每天身边都是真相,就不那么热情了。
      曾经再难看的电影,只要开了头,就一定要看完,心中常存万一有反转的念想,然而现在只要不合胃口,就中途退场。
      这可能是中年的绝望。
      以前别人的评价很重要,一旦自己的理解和大众不同,就先躬身自省,是不是自己出了问题;现在变成真正diss天diss地,就是不diss自己了。
      这可能是中年的倔强。
      今天二刷的时候,坐我右边的一个大叔很困,刚开场就睡着了,并且打呼噜,我觉得他吵到我看片了,就拍拍他的肩膀,对他说,电影院里还有不少座位,请你找个舒服又不打扰人的位置,好好休息一下。大叔惊愕了,睡意全无地看了看我,走了。
      对,这样“合理冒犯”的事情也是年轻的我不会做的。
      写影评?我在豆瓣的上一篇影评是八年前的事,渐渐稀薄的表达的欲望,也许正是岁月的礼物吧。

      为啥又写,因为觉得缝纫机的恶评比例离谱了,还是说说电影吧。
      有一些批评,说《缝纫机乐队》“尬摇”,蹭情怀、消费摇滚,我不知道摇滚有什么好蹭好消费的,第一没有一档“中国有摇滚”的爆款综艺;第二除了一个汪峰在“好声音”、“新歌声”里摇滚着,我没见谁真正摇滚进了公众的视线。大家碰瓷都是找奔驰宝马劳斯莱斯,有人往OFO摩拜前面躺的吗?
      一条被顶得很高的短评里面说,“把摇滚和梦想等同起来得有多中二”,这话我听着就不太高兴,我一个1992年就花14块钱巨款买了唐朝第一盘卡带的人,虽然我没有把摇滚当做梦想,但我当时首先想当一个车田正美一样的漫画家,然后也想成为一个金庸一样的通俗小说大师,这些想法好像也挺中二的。
      奥,我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这部中二的电影了,原来我就是胡亮,我就是程宫、我就是希希爸爸,我就是杨双树啊。
      这个电影不就是在讲述我们的故事吗?!

      “缝纫机”里面有两条线,第一条和现实同构,少年梦想组乐队的胡亮,琴弹得说不上多好,也蛮不错,没有老婆没有女朋友,每天滚一身泥,在招牌都掉了的厂房里修车;键盘手希希爸爸白天上班晚上代课挣钱养家、偷偷摸摸教孩子、打游击一样藏私房钱,躲着练跆拳道的老婆;“吉他大帝”杨大夫,每天老老实实喝茶看妇科,留着收藏的吉他不舍得扔掉,但也不敢再碰,因为还要讨好女儿,不然找夕阳红老伴这件事就泡汤了。
      有人说程宫组队闯关没逻辑,为啥这些人这么牛都沦落了,我告诉你为什么,因为生活就是这样的。
      剧中建国爸爸洗手臂上的“摇滚不死”洗了一半,是他还相信摇滚没死吗?不是,因为他现在怕疼。渣滓洞的革命者写着要“把牢底坐穿”,二十二勇士可以飞夺泸定桥,他们怎么这么牛逼,不怕死吗?是啊!有时候梦想这个东西,就是能够生死人而肉白骨的。
      但是在现实的逻辑里,手指头划一个口子,就会疼!洗纹身,就会疼!因为这个疼,再也没有意义了。有梦想但是换不来钱,也会疼到死,所以建国爸爸老老实实去挣钱了。还不忘教育程宫,“建国妈妈病了要换肾,我在街上摇滚一会,能摇出一个肾吗?”
      当然,摇不出来,这个理由太他妈强大了,于是一下子就把程宫打败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和我们讲道理的。
      这条线是“缝纫机”现实主义的A面,如果我们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当程宫坐在出租车里听到摩托呼啸而过,“都选C”在飘荡在北京冷漠的空气里时,他就不会下车,这个故事,大家散了就散了。
      然而第二条线索出现了,超现实主义的欢乐像一道光,洞穿了混沌琐碎灰暗的现实:程宫回到集安,重组乐队,完成930演唱会,每个人都嚎叫,唱到飙泪。
      所以这个现实主义的悲剧变成喜剧了吗?
      没有啊,朋友们!因为走出电影院,我们还是我们自己。那个带着梦想的小胖子并没有打败工资、加班、奖金、升迁、孩子、老人、时间,他依然被孤独地留在时间的长河中啊!

      这电影有两个情节,让我忍不住眼眶湿了。
      第一个,是刚才说到的,程宫在北京的街头,听到集安小城里的歌声,他背叛了友情、爱情和理想,因为那些都是不切实际的东西。在现实的逻辑里,这个世界不值得信任,所以摩托情侣停机了肯定是卷了钱跑了,想给人家充一百块钱的胡亮就是脑袋进水!他不断说服自己,就这样一往无前。
      可是,万一,如果,那一切脆弱的美好都是真的呢?印着“缝纫机乐队”的旗子真的在摩托后座上飘起来了呢?
      你这样杀死那个曾经天真的自己,对吗?
      这些过去的过去的过去的事,我们早忘了。
      在电影里,大鹏问出来了。
      第二个,是缝纫机乐队被困消防车,危机关头,建国和希希两个电话,建国爸爸和希希妈妈各率一路人马狂奔而至。王劲松饰演的建国爸爸跑得那么认真、那么决绝、那么努力,真是把我看哭了。
      这不是一个喜感十足的情节吗?你的泪点好奇怪啊!
      是啊,就是这么奇怪,丁建国的爸爸是个反派,缝纫机乐队破坏他的拆迁开发计划,他不是应该处处使坏吗?张发财他爸投资了他的公司,他不怕张发财老爸撤资吗?他咋就这么跑出来了?丁建国不是和父亲关系非常差吗?这个时候怎么想起爸爸了?是啊,为啥啊,一路狂奔啊!为了自己女儿的召唤欣喜若狂,啥都不要了,这太中二了吧!
      可是,好想要这样的中二啊!
      就像最后的公演,哪儿呼啦啦就来了万把人,怎么人群呼啦啦就闪开,就露出四十架架子鼓,哪整出来的,不能够啊!大鹏上窜下跳地唱“不再犹豫”,缝纫机乐队整个开始飙泪,然后黄贯中出来、叶世荣出来了,然后认识的不认识的朋友都在下面欢呼,打手赵英俊弹吉他也就罢了,大傻子张发财也在下面为建国总打call,导演脑子错乱了吧!
      并没有。

      这个超现实的场景和影片的逻辑是一致的。
      现实中,并没有缝纫机乐队,也没有摇滚公园,更没有万人大合唱“不再犹豫”,我们有过的梦想,可能最多在酒后讲一讲。我们稍微认真一点,就会发现,这部电影里面甚至没有真正的反派,不仅仅是缝纫机乐队,所有人,就连建国爸爸、张发财,自始至终,都在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爱情、女儿)毫无保留的打call。
      相比炫目的特效和“漏洞百出”的情节,这才是全片最不合逻辑的设计啊!
      但是我想谢谢大鹏,想谢谢他的“没有逻辑”,谢谢他的中二和这部中二的电影。
      相信你的内心,相信那或许微弱,但依然存在的光亮。
      这个世界没有反派,你的内心就是最大的反派。
      这个善意的、柔软的世界,才是天真和梦想的故乡。
      
      相信,一切故事都是真的。

     2 ) 摇滚在中国只有被电影轮流强暴的苦逼命

    从七七八八听说这个电影,到前几天和参演的几位老炮儿聊起,心中隐隐的担忧逐渐放大。

    我倒不是怕电影差,而是可惜了(liao)的,怕是本来就被妖魔化的摇滚乐,在不明真相的广大人民群众前面,又会再一次没能逃脱继续被妖魔化、被傻逼化的命运。

    看完,果然不幸又成了真。

    且不说故事的不合理不现实,也不说角色的干瘪和荒谬,更不用提根本不存在的人物成长弧光什么的。低俗咯吱人的梗,浮夸的表演,断裂的杂乱的情节,这些也都暂且忍,但把大铁链子(金链子永恒属于hip-hop土豪)加皮衣加哥特烟熏妆再加点儿吉他失真和貌似重一点儿的鼓点就等同于摇滚?真的是够了。

    从《北京杂种》到《北京乐与怒》再到《缝纫机乐队》,中国电影真是毁摇滚不倦。几乎都是批一张喧嚣热闹叛逆不羁或人渣或理想的摇滚大皮,内里则是摇滚的内核沾不上一点儿边儿的垃圾。摇滚,就像个原本漂漂亮亮的姑娘,在中国,只剩下被各色编剧们导演们轮流强暴的命,搞得面目全非,声名尽毁。

    大概个人觉得能看的,只剩管虎当年的《头发乱了》,虽然也浮夸,但好在能落(lao)在地上,看到挣扎看到反抗看到现实社会的小角儿。

    每每被人问,你说五月天不是摇滚你说汪峰不是摇滚你说赵磊不是摇滚你说我们说的这些个都不是摇滚,那你特么说什么是摇滚?

    我也说不上来。要是能一言以蔽之,那肯定不是摇滚。

    我只知道,大音量不是摇滚,叛逆不是摇滚,犯横耍流氓不是摇滚,四处睡姑娘不是摇滚。虽然它们很多时候的确是摇滚所呈现的面目。

    高大上的话大家都会说,比如摇滚是态度,是精神,是理想。都没错儿。

    于我而言,摇滚可能是勇气,独立思考的勇气,不随波逐流的勇气,敢于与众不同的勇气,对这个社会和世界负起责任的勇气,能在贫穷、逆境之中依然死磕的勇气,同样能在富有、顺境中依然清醒的勇气,投入红尘却与这个花花世界永远保持着距离的勇气。

    为什么刚才看电影时,我旁边有人看哭了一直在擦鼻涕,我猜是他或许是想起了他曾经拥有却被自己丢掉的那份勇气吧。

    再怎么说,摇滚不是巨大的吉他,竖着的和躺倒的,都不是。

    摇滚也不是竖起的食指和小指所组成的手势。估计电影上完,今后的好歌手啦嘻哈啦民谣啦韩星啦迪厅啦春晚啦的演出舞台下,会看到越来越多的这个手势吧。只是,这些激动的举着手喊着我爱你的人,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这个名叫sign of the horns的手势,自1960年代在摇滚乐圈被广泛使用以来,它的最初最本真的含义是撒旦和魔鬼,是和上帝的对决。

     3 ) 有笑有泪

    故事还蛮感动的,笑点也挺多。大鹏差点认不出来这么一失意经纪人,那发型让我有点想起了周星驰。娜扎安静的冷美人很适合她腿真的很好看。炸药那个小伙子有点帅,韩童生老爷子够拼诊室变身的时候惊呆了!小岳岳那头发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梦想这东西,不一定能够实现但心不死有那股子劲在不能实现又如何。

     4 ) 《缝纫机乐队》中客串出场的中国摇滚圈名人都是什么来头?

    绝大部分都不太了解,纯截图凑热闹。

    萧玮,麦田守望者乐队的主唱。当时觉得这个乐队有点熟悉,好像完全是因为那本书。

    姚澜,二手玫瑰乐队的吉他手,在这支以骚气妖艳著称的东北二人转风格的摇滚乐队里面,我觉得姚澜穿旗袍是最性感的。乐队风格太突出,现场氛围太热烈。

    李延亮,中国第一吉他手。超载乐队吉他手。江湖地位高,江湖人缘好,韩红的初恋情人。在老狼参加的那届我是歌手中露脸过一次。

    彭磊,新裤子乐队主唱。新裤子乐队是比花儿乐队更早的摇滚朋克。

    欧洋,面孔乐队贝斯手。

    赵明义,黑豹乐队鼓手。就是前一段时间端着保温杯泡枸杞的中年大叔。

    谢天笑,中国地下摇滚之王。现在也在活跃中。

    雷刚,天堂乐队主唱。

    肖楠,眼镜蛇乐队主唱。

    高虎,痛仰乐队主唱。这是一只至今仍然活跃的乐队。

    龙隆,鲍家街43号乐队吉他手。此乐队在2000年左右因为中国摇滚的半壁江山-汪峰的单飞儿解散。此乐队的那些歌儿真是好听。

    刘义军,唐朝乐队吉他手。黑豹和唐朝是两个江湖地位最高的摇滚乐队了吧。

    斯琴格日乐,传唱最广的歌应该是那首《山歌好比春江水》。和臧天朔有过很多交集。

    黄贯中,Beyond乐队吉他手。也参加了我是歌手。他的老婆是紫霞仙子朱茵。

    叶世荣,Beyond乐队鼓手。

    赵英俊,在片中饰演了一个小角色,第一次注意到他,是在《夜店》那部电影中,很搞笑,长得像雪村,雪村更像光头强一些,像光头强这件事情在这部电影中还成了一个梗,谢天笑问他“你是光头强吧?”。在大鹏的煎饼侠那部电影中,也和他有过合作。

    谢天笑问赵英俊:你是光头强吧?

    刘嘉卓,就是让高晓松看完视频后摔吉他,李延亮点赞的那个吉他少年。

     5 ) 梦想不死 她只是渐渐凋零

    我更喜欢称《缝纫机乐队》为励志电影,而不仅是喜剧片。励志电影分两种:一种叫咚咚锵,它擅长营造梦境,职能是为你打鸡血;另一种叫锵咚咚,擅长粉碎梦境,职能是让你认清生活的真相,却依旧热爱生活。而《缝纫机乐队》属于后者。

    当大家愤懑地谈论阶层固化、年轻人的上升通道被堵死,却从来没有正视过困扰人类几千年的一个悖论:资源总量永远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人都是成功者,总有大多数人是失败者,处于资源分配的中下层。如果仅拿实现物质欲望作为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准,毫无疑问,那我们绝大多人都会活得很痛苦。更令人费解的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却在催促人们“奋斗”“竞争”“力争上游”而这些行为直接指向的目标往往是“利润”,是金钱是权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败下阵来的人同时也会很容易失去尊严,在婚恋市场上也成为被抛弃的人群,最后,他们甚至连自己都抛弃了自己。在这种残酷的社会状况下,咚咚锵仿佛变成了一种精神鸦片,它的毒性虽然没有成功学那么强,但也堪比毒鸡汤。它往往使人们短暂地亢奋过后便难以为继,而一片狼藉过后,空留下卑微生活的疲惫。

    《缝纫机乐队》谈论的不是成功,是梦想,她是另一个维度的东西。梦想从来不基于世俗上的成功而产生意义,它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力量。就像大鹏饰演的音乐经纪人程宫含泪所说的:“唱!如果不唱身上那股气就泄了!”这句话可以触动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曾有过或正在追逐梦想的人。很多时候,那些人真的靠那一股气而活,是那股气支撑他们不彻底滑向平庸,是那股气让他们坚决不向这个操蛋的世界缴械投降。

    而摇滚,在这部片中是梦想的载体。在张婉婷导演的那部《北京乐与路》中,我们能看到关于摇滚更加残酷的阐释。耿乐饰演的歌手在大唱片公司的面试败下阵下,他委屈地反问这些蔑视他的人:“你们懂摇滚吗?摇滚的精神难道不是反叛吗?”一位“金牌制作人”教训他说:“小子,我今天心情好,给你上一课。你知道你为什么出不来吗?真正能出来的人都是外表反叛而里面顺从的人!”

    歌手平路最后倒毙在血泊中,他的摇滚精神被时代嘲弄羞辱,他的灵魂在这片土地上注定,无法安息。

    摇滚是咆哮是叛逆是抗争,但社会却鼓吹人们顺从、整齐划一,这个时代恰恰是最需要摇滚精神的,但它的秉性注定了它无法成为主流。就像锵咚咚注定无法成为励志电影的主流。大多数人更不愿意看清生活的真相,或者已经看清了却依然选择麻痹自己,所以《缝纫机乐队》票房了了,远远比不上无厘头闹剧《羞羞的铁拳》。就像绝大多数成年人都会对他人的梦想嗤之以鼻:傻X,你想当篮球运动员?这么矮的个子,你根本不行!你想当演员?就你那副长相,当个群众演员还差不多!你想当歌手?五音不全你算了吧!只有普通的职业才适合你,只有赚钱才是成年人最正确的事儿!这些声音总是充斥着我们的耳畔,让我们追求梦想的脚步停留下来。

    曾几何时,我也被这样的声音羁绊,直到父母相继过世,我才重新拾起梦想。如今我已在追梦的道路上跋涉了六年,过程中有过痛有过退缩和迟疑,但我一直没有放弃。我不知道未来是否能达成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这已不再重要。我看清我身处这个圈的本质,也认清了生活的本质,但我依然热爱于它!

    我是智商只有76分的蹩脚演员知尘,感谢阅读评论。

     6 ) 大家好,我们是伪摇检验机乐队

    大家好,我们是伪摇检验机乐队

    1.真正不可抗拒的,是金钱和女人

    影片一开头,作为男主角乔杉爱上摇滚乐的初心,作为摇滚精神导师出现的破吉他乐队登场。你可以在破吉他乐队上看见唐朝乐队(外形风格气质)或者beyond乐队(精神导师、摇滚初心)的影子,但导演找来了宋小宝、王小利这帮人来演,一张嘴还是那套二人转风格的耍宝。作为笑料出现。

    他们备受追捧,是因为他们为家乡争了光。而在童年胡亮的演讲里,他也想像破吉他乐队一样“为家乡争光”——从一开始便不难看出,相对于摇滚乐,角色还是创作者其实更看重“争光(屌丝逆袭)”。或者说,利用他们的爱好和事业为阶梯,完成阶级跨越,戏里戏外,这都是大鹏一贯的主题。可“争光”这事儿,你玩儿摇滚乐还是成为王石,都能实现。以此为人物驱动力,缝纫机乐队到底比丁建国她爸那个房地产商高尚到哪里去了?只不过包裹了梦想的糖衣,野心便不那么吃相难看罢了。

    行,那么抛开人物动机和内在逻辑问题,破吉他乐队的音乐本身是不是有感染力呢?他们在舞台上穿铆钉皮夹克,嘶吼,甩着迪克牛仔式长发,他们的形象完美契合一个摇滚乐手的刻板印象,一丁点儿都没有越过。

    他们的歌词反复唱着“金钱、女人、心爱、是不可抗拒的”……

    哦。

    2. 流行歌曲啊

    大鹏带的那个红绿灯哥仨,不想来偶像组合那一套,叛逆,有理想不妥协,想玩儿摇滚乐,趁经纪人大鹏不在不好好练舞,要排练。哥仨用什么体现他们摇滚呢?长发,文身,不挣钱。

    可是摇滚乐早不是树村那会儿了,高虎谢天笑不都和你大鹏这路人搞合作了吗?还要消费20年前的摇滚乐手的形象?可能因为大鹏们也就只认识这些功成名就、干吃老本的所谓“摇滚老炮”,创作生命力尚在延续的真正的摇滚音乐人,大鹏们不了解也不关心吧。

    问题是你们摆出了搞摇滚的pose,唱的歌都是流行歌曲啊?

    不止红绿灯三兄弟唱的是流行歌曲,缝纫机乐队唱的一样也是流行歌曲啊!

    乔杉演一个视摇滚为生命的人,他组乐队、办演出、保卫大吉他……可是在音乐本身呢?就写出两句歌。你有这功夫整这些没有用的,咋没工夫写写歌呢?!!!!!!!!!!!!!!!!!!!!!!!!!!!!!(这句划重点!!!)

    自己不好好写歌,一个雕塑被拆了就供起来竖个“摇滚已死”的牌子?你这到底是热爱音乐本身,还是热爱“大吉他”啊?

    然后电影是这么在细节上体现乔杉在生活中非常热爱音乐的——洗澡时忘情唱刘欢;洗澡时大声外放那首“nononononno”的迪厅歌曲……几乎就这俩情节。这他妈跟摇滚乐有半毛钱关系吗?你镜子上糊的那些thewho大门乐队还是sex pistol的贴纸是淘宝买的随机福袋吧?你奉为神明的那些摇滚巨星,合着就认识个黄家驹?

    行,你音乐不行,行事作风摇滚也成啊。前面乔杉接大鹏回家的时候,大鹏嫌你家里乱,你还说,摇滚乐,玩儿的就是个脏范儿,怎么后来面试乐手时看见娜扎和炸药,就说人家“一个拄拐一个破衣啰嗦组乐队还是丐帮文工团”,还嫌弃娜扎“喝大酒的喝大酒”了呢?这是精神分裂啊……

    也可能是因为乔杉的女神是柳岩吧。

    一个视摇滚为生命的人,把最牛逼的吉他比作“吉他中的柳岩”,我看这乐手也是白当了。

    感觉全片摇滚的行为,就是范伟老师拿秋裤抵投资了。

    退一万步说,组乐队我就是纯搞流行歌也没毛病。问题在于又当又立——你不能用流行歌曲围剿观众的同时,又打着摇滚精神的旗号卖人设卖情怀。特别是为了制造笑点而丑化摇滚乐手,把摇滚乐当马戏团,把乐手当猴耍。

    3. 不服

    娜扎跟乔杉谈恋爱就是“献爱心”(发财总的台词),亲大鹏就不是了???

    行,娜扎不看脸就算了,去各单位演出那段,那么多中年大妈,凭什么放过炸药一个小鲜肉,去摸大鹏大腿?

    大鹏老师,强行往自己脸上贴金也要讲基本法啊。

    4.假高潮

    没看懂?消防车大战当真不是在强行假高潮?最大的bug在于既然建国总在,发财总为啥还要打人?

    啥意思,建国总说话不好使呗?

    更别提下一个段落,电影中的真·假高潮:在大吉他遗址开演唱会直接“致敬”网络病毒视频了。怎么着,欺负大陆观众没看过“千人乐队合奏涅槃《 Smells Like Teen Spirit》”?

    随手甩个链接不用谢: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8279633/

    重点是,消防车大战怎么搞定的?

    一个一直强调摇滚精神,打着杂牌军宣扬草根精神的底层乐队,危机关头还是靠有权有势的长辈——建国爹和希希妈来平事儿。给力的不是他们的摇滚精神,是建国爹的“有人儿”和希希妈的拳头啊。

    对,大鹏们还是难掩对建国她爹这类人的认同和臣服。

    如果说这片子里真正名利双收的人生赢家是谁?毫无疑问就是建国她爹。年轻时搞乐队有情怀,老了功成名就有权有势;影片结尾支持女儿追逐梦想和女儿和解,替女儿平了消防车大战还他妈当了回英雄!最让人细思极恐的是,电影结尾都“燃到自焚了”,可赢的还是房地产商啊朋友们!他们最终还是拿下这块儿地皮了啊你们都在那块瞎傻乐呵什么呢?

    强拆头子最后成了此片最道义的一个文明人儿。这种对建国爹全方位的认同说明这片子最终歌颂的还是这类人!说白了就是歌颂钱。没看出来梦想到底有多了不起,能赚大钱才是坐收名利的前提。

    这种歌颂多半是创作者下意识的了,属于跪长了就不会站的那种,一不小心就泄露了马脚。

    5.对中国摇滚乐最大的贡献

    中国人拍摇滚乐一大俗,就是非得把摇滚乐和成功人士二元对立。一个房地产商一定是放弃了摇滚乐才走上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但凡出现一个摇滚乐手,人设就都是一个套路的,看都不用往下看了,感谢大鹏们,在他们的努力下,满大街的普通群众都知道了,摇滚乐手就是跟可笑的失败者划等号,音乐穷三代摇滚毁一生。

    对,《缝纫机乐队》对中国摇滚乐的贡献,就是大大的强化了主流对摇滚乐手都是“长发嘶吼、穷逼社会底层loser、神经病瞎逼作……”的偏见。

    大鹏不是玩儿乐队出身吗?照理说不应该把摇滚乐手这类人呈现到这种扁平得近乎丑化的地步啊。

    但这也不难理解。始终觉得大鹏是个实在人(无贬义或者讽刺),他可能很务实,对身边的工作伙伴仗义,对工作本身踏实努力,但这些并不妨碍电影还是摇滚乐,只是他们跃升阶级、屌丝逆袭的工具。哪怕这种“利用”甚至是他们无意识的。因为是工具,所以没法儿动人。贩卖情怀是好用,但这一次还能不能起效还真不好说——如果你们把那些对摇滚乐有情怀的群体作为你们的消费者,那么真正的摇滚乐迷,是不可能喜欢这种把摇滚乐手都拍成了杀马特的电影的。

    ——————————我是怕被打的分割线------------------------------------------------------

    别问我为什么披马甲。

    还真没想到,大鹏们居然先于总局,开始剥夺人们自由发声的权利了。

     短评

    第一次几个人亮本事,贝斯一响我眼泪就下来了。不用为了什么而唱,不为什么,音乐本身就是全部的理由啊。它就是值得不惜一切代价去爱,值得为它扛过暴雨与棍棒,值得为它孤独和贫穷,值得为它脑血栓死在台上。艺术水平分高下,但坚持的心都一样烫啊,谁看到片尾能不燥!(大鹏乔杉无感,娜扎小岳岳赞)

    7分钟前
    • 隔壁家的桃太太
    • 推荐

    上次拍电影,这回组乐队,都带有大鹏一后一前的半自传色彩,这次还回到了大鹏的家乡集安。虽说创作模式是《煎饼侠》的延伸(一帮人一起干成一件事),但有显著进步。保留了明星客串与港片情怀的喜好,做到了去段子化,笑点自然,注重前后反差,用音乐理想拔高,燃!还有歌迷的传承。每首歌的节奏配合情节发展,自然流畅。

    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和《芳华》分别属于一张磁带的AB两面,都讲述了时代洪流中的普通人在信念和理想崩塌后如何选择的故事,大鹏的处理方式更加积极乐观,“机灵”地用一场全民大摇滚规避了这个问题。新裤子《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选得真是太到位了,歌词和影像高度贴合,让人几欲落泪。

    11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还行

    大鹏能不能去学习乡村爱情自然真切的感情、立体鲜明的人物等优点?本片浮夸不扎实,不诚恳不落地,带着浓浓的春晚小品味道,日常生活、日常对话都不讲人话,不过普通的人生活,好像是在对着镜子挥斥方遒自我欣赏,对着空气练台词觉得掌握了整个世界,基本就是在虚拟的晚会上跑来跑去表演搞笑和煽情。

    15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继“尬聊”,“尬舞”之后,又诞生了一个新词“尬摇”。把摇滚与“梦想”划等号是得有多中二啊,为啥修车和妇产科大夫就不能是一份有梦想的职业呢?千万群众举着大旗冲入工地让我穿越到了“大干快上”的集体化时代,上百位乐手同唱一首歌让我想起了新东方。大叔玩农金为的是自由还是投机,这是个问题。

    19分钟前
    • 风间隼
    • 还行

    如果胡亮自己就可以发传单找乐手,自己又认识那么多深藏不露的高手,为什么还要花重金找一个过气经纪人帮自己攒乐队?这故事根基不成立啊。再有,哪个地方政府会因为看到人们喜欢摇滚乐就放弃开发房地产??这还是不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故事?搞笑部分也很尴尬,只能依靠东北腔残存一点点喜感。

    20分钟前
    • frozenmoon
    • 较差

    老的少的美的帅的搞笑的都有了。大鹏这艳福比《煎饼侠》更上一层楼,片子里就他把乐队里俩女的手都牵了,嘴也亲了,连乔杉都亲了。人家从不避讳自己小镇青年的出身,起码这故事没尿点从头笑到尾,情节创作很照顾玩快手的小镇青年。音乐很能提气氛。乔杉拼了。

    22分钟前
    • 小A
    • 推荐

    大鹏先给《欢乐好声音》配音,又搬人家的剧情,有点不地道

    24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还行

    很不争气的竟然被感动了,但是,还是得承认这部影片的问题很多,尤其是剧作部分,反面角色以及矛盾设置得都很奇怪,缺乏必要性,也使得本片在剧情上有点缺少张力。前面的表演也不够顺,后面更好。不过煽情的部分还不错,搞笑的地方也有。大鹏又一次重复了一遍屌丝也有梦的设定。

    2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鼓励加一星。比(我觉得比较一言难尽的……)煎饼侠进步太多,我相信他是少年时真爱过摇滚。大鹏当然不是天才,可他做到了一个努力的人能做到的极限——这对电影市场来讲就足够了,以后要尊称他一声东北周星驰了。

    32分钟前
    • 火山上的一坨石
    • 力荐

    涅磐come as u r的梗,看片时先是一愣,然后是笑,再就是回忆杀引发的飙泪。片子里的老炮情结梗,邦乔维梗太硬,结尾“乐兵式”太煽,这个最妙。再就是引出第三幕的哈雷梗,就像你在地铁里,突然闻到熟悉的香水味,特别想不顾一切去找前女友一样。最后,娜扎终结了为什么男人都有摇滚梦这个话题。

    33分钟前
    • K
    • 还行

    大鹏就是为了最后上去唱那一首黄家驹才攒的这部戏吧?整体意思是合格的,但是选的双男主乔彬太不讨喜了,搞笑得很做作,娜扎演太妹也演得有气无力,扣分

    37分钟前
    • 黄青蕉
    • 还行

    邦佳维真是笑死了啊哈哈哈哈,有给版权费吗?作为一个曾经的音乐节咖,新裤子出来的时候还是很感动的,整体流畅完成度不错,值得鼓励,大鹏上一部电影这一部摇滚,下一部会是话剧?绘画?看展?养花?读书?黑文艺青年

    42分钟前
    • 闵思嘉
    • 推荐

    看得想打……滚。制作上比《煎饼侠》有进步,尤其几次无缝转场,可以说非常电影了。但乐队搭成后,讲段子的本性又暴露了。叽歪三人组加乔杉,完全不让听音乐,更像拼嘴炮。对摇滚的解释,依然停留在比🤘,摇大旗,人山人海呐喊,还有驾老炮刷老脸。有两处地方笑了,一是黑带,然后是读毕赣的诗

    45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不仅尴尬,还土到数次引起生理不适...

    49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较差

    要在一部青春片里看见李鸿其应该都不会多看两眼,在这片里一衬托,妈呀看完火速下载他之前演的同志电影了!

    50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直到今年夏天才明白一个道理,不管是男人还是电影,俗到极致也算大魅力。

    53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相比《羞羞的铁拳》滥俗狗血肉麻尴尬无聊,《缝纫机乐队》反而明显要好看许多。尽管剧情也不免滥俗,特别是还用摇滚来言说梦想和热血更显得又土又LOW。但好在细节制作比较用心,笑点设置自然巧妙,乔杉的表演喜感十足,笑果颇佳,至少能让人全程看的开心,笑的不那么尴尬。

    55分钟前
    • 易老邪
    • 还行

    【C+】①比想象好看,整体各方面都比煎饼侠进步了。②包袱不新鲜,但甩的很有效果③大吉他公园依旧免不了被拆,怀有音乐梦想的男主最终也还是回了北京,虽然是屌丝喜剧的包装,内核却不是打鸡血的屌丝梦,而是丧失生活热情的人,对曾经理想的缅怀。“不去做,有些东西在你心里就真的死了”

    57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错怪大鹏了,片子挺好看啊!后悔没去电影院,比《煎饼侠》强太多,唯一输给开心麻花的地方就是过往作品在观众心中积淀的口碑。

    58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