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悬疑片 杀人者的记忆法

    杀人者的记忆法

    评分:
    0.0很差

    分类:悬疑片韩国2017

    主演:薛景求,金南佶,金雪炫,吴达洙,蔡国熙,郑仁谦,申基俊,申隣雅,黄锡晶,吉海妍 

    导演:元新渊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中字

      不耻真相

    • HD中字

      十二公民

    • HD

      一天2017

    • HD中字

      燃烧2018

    • 嫌疑人

    • HD中字

      上帝的笔误2022

    • HD

      狄仁杰:长安变

    • HD中字

      寻仇阴阳界

     剧照

    杀人者的记忆法 剧照 NO.1杀人者的记忆法 剧照 NO.2杀人者的记忆法 剧照 NO.3杀人者的记忆法 剧照 NO.4杀人者的记忆法 剧照 NO.5杀人者的记忆法 剧照 NO.6杀人者的记忆法 剧照 NO.16杀人者的记忆法 剧照 NO.17杀人者的记忆法 剧照 NO.18杀人者的记忆法 剧照 NO.19杀人者的记忆法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该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讲述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连续杀人犯炳秀(薛耿求饰)金盆洗手,可村庄却再现连环杀人案,这让炳秀陷入混乱记忆之中。于此同时女儿(金雪炫饰),神秘男子(金南佶饰)也身陷其中。

     长篇影评

     1 ) 回忆的偏差

    梳理一下时间线:9月10日,闵和金发生车祸,地点海月三岔路。闵留下了血液,自己化验后发现是O型血,鹿是没有O型血的,所以后备箱里必然是尸体。11日,金报警,被警察当作笑料,闵用公用电话打给金,确认是他报警。11日夜,金依据经验找到尸体,匿名报警。12日晨,闵到现场,决定搞定金,意外邂逅金的女儿,于是心生奸计。

    这里的问题是:女儿说,出事故那天,金去的竹林,但是鞋上有泥。根据这个时间线,事故是10日,去水库是11日,鞋上有泥应该是11日才对,如果10日就有泥是什么原因?这个地方我没想明白。但是人肯定不是金炳寿杀的,因为他前面已经说了,他杀的人都是埋在小竹林里,不会扔水库,即使记忆丧失,习惯是不会改变。而且他杀人的目的和闵是不一样的:金喜欢掐死他认为的垃圾,不分性别;闵只勒杀女人,而且是年轻漂亮的。 如果阿兹海默症只是让人失忆通过录音还可以补救一点点,最终都变得记不住。我同事的奶奶,她常常忘了自己吃过饭,会一直不停的吃直到家人发现赶忙让她停下。我说她就不会觉得肚子涨么? 要是让人分不清幻想和现实就更麻烦了。可能主要是对回忆上造成障碍吧。但是片中的金炳寿似乎多次对眼前的认知发生错误:他把女儿送上闵泰州的车,而他认为车上坐着修女姐姐。事实上修女是不存在的吧?金后来回到玛丽亚修道院,凳子上只有他前几天吃的寿司,和原来光鲜美丽的记忆对比是已经破败荒废的修道院,根本不会有修女在这晾床单的。姐姐肯定早就死了,修女到底有没有这个人?十七年前的车祸造成的不单单是记忆力的丧失还有认知的错乱,只要脸一抽搐就会分不清现实,这也算是一个提示。 片头和片尾是相互呼应的。片头时的金看着自己的鞋子,是女儿在片尾送给他的白色运动鞋,但是穿反了。1小时2分,修女和金的对话,镜头也给到鞋子,放反了。 闵泰州我觉得是确实存在的杀人犯,不是什么多重人格。正如他所说,都是杀人者,看一下眼神就知道了。而金因为记忆和认知问题是绝佳的替罪羊。第19分钟,电影镜头给到了森林里的小房子,然后性感的美女被勒死。这个杀人者应该就是闵泰州,地点就是最后决战的地方。闵喜欢勒死人,最后也想用勒的方式杀金炳寿。 在金准备好去杀闵的那天晚上他又开始抽抽,之后消失了一周的记忆。 在捆住金后查看笔记本电脑时闵说,差点出大事,幸好看了你的日记换成狍子血。也就是说在这之前他就看过金的笔记本,然后调包证据。这也反过来证明碰车的当天确实是闵杀人。之后闵杀了曹妍珠并设圈套嫁祸给金。“罪案现场除了金炳寿的指纹没有其他,逮捕他”,这招确实很阴毒。 有人说最后抬出去只有一具尸体,所以金是臆想了安炳万这个人。镜头确实只给了一具尸体,但不推出现场只有一具尸体。同样的道理:为什么作为证据的金的录音笔女儿在播放时只听到他说要救女儿的那段,这不能推理出前面的录音就不存在了。因为录音是倒叙的,要救女儿那段录音是最后的录音也是最新的录音,按下后播放这一段逻辑是对的。如果有仔细看前面的片段,金在听自己的录音时确认闵是什么人时就是倒叙的。而且我认真看了一下,抬出去那具尸体应该就是安所长,因为闵穿的鞋子是黑色耐克,尸体那双鞋子内侧是有白色边纹的。 关于检察长询问为什么金要杀死闵,有人问这时候女儿不是可以作证么?从证据的角度说,就算女儿作证说是金犯下了杀死安所长并且打算杀死自己的罪行,也不能作为有力的证据。因为他们是父女关系,亲属的证言可信度是不够的。另外,女儿在听到这段录音前,不一定愿意原谅父亲杀死母亲的过往,看她在案发现场质问父亲的表现是恐惧且痛恨的。所以,她不见得就一定会为父亲做辩护,但是听完录音之后,我认为她原谅了父亲,因为后来去养老院照顾爸爸了。之后再为其辩护、提交录音证据、笔记本证据等应该都能做到。再这之后才有金出现在火车道上。 最后金看到女儿给的项链上有闵的照片,我觉得也不要太在意了。金只要脸一抽搐,就代表他发病,眼前出现幻觉,比如之前掐自己女儿的时候。片头和片尾他的脸都抽的厉害,抽搐着拿出项链同时幻象还见到闵说明此时处于错乱状态。但是既然放他出来了,是不是已经证明了金是清白的、闵是连环杀人犯呢? 后面是我自己的小故事了,与电影无关,可以不用看。

    我有记录梦境的习惯。我现在对于久远的回忆偶尔也有混淆的时候,因为一些梦太真实了。 我五六岁的时候,有一天应该是周六,我梦见自己获得了一个非常华丽的宝箱,就是现在游戏里常出现的那种镶满钻石黄金的宝箱,刚到手就被我哥抢走了。我猛地从床上窜起来就冲过去揍我哥。我哥正写作业呢,突然被我打得一脸懵逼。我还一边大哭一边不依不饶要他还来。 我哥就很莫名:我弟该不会是个傻子吧?然后我爸妈也质问我哥是不是拿我东西,我哥自然说没有。我哭了好一阵子才慢慢平复下来,我妈问我是不是做梦,我仔细想了想:那东西确实不太像现实中可能存在的。只好承认是做梦。大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只有我哥揉着被我揍的肩膀心情复杂的看着我们:你们不想对我说点什么吗? 这是当下就能确认的记忆,问题不大。问题大的是远期记忆。 大概是念幼儿园或者小学一年级,我那大院的孩子在秋天的一个周末带我去了一位阿姨的家。她家就在我们那大院外的一个村落里,路线非常复杂,拐了七八个弯才找到她家。 那阿姨的家就跟童话故事里的森林小屋一样:门前一棵茁壮茂盛的桃树,粉红桃花飘落一地的样子非常美。进到木制三层小屋里,房子内的摆设都很古朴典雅,墙上有木制猫头鹰的挂钟滴答作响,大多数的家具都是实木制品。阿姨带我们在二楼的房间里玩,玩具很多。我生平第一次玩到不倒翁:红底,白胡子的圣诞老人造型。还有许多糕点款待,八十年代并不是一个食物丰富的年代,有那么多糕点吃可以说很幸福了。因为我太喜欢那个不倒翁了,后来自己一个人还跑去阿姨家玩了一个下午。 我们后来都搬出大院。念中学时我和原来的小伙伴说,很想再去一次那阿姨家拜访一下。我的小伙伴说根本不记得有这回事。我说这怎么会忘了,咱们当时三个人一起去的,还是你们带的路。她家门前有桃树,家里有猫头鹰挂钟,还有不倒翁……我的小伙伴们两脸懵逼的看着我:你又睡糊涂了吧?我说,那我带你们去找。 于是我们回到那个村落,它看起来变化不大,比我记忆中小了很多,旧了很多,也没那么复杂。但是我怎么也找不到小屋了,也找不到桃花树。 小伙伴拍着我的肩膀说:别傻逼了,你一定又幻想了。秋天是没有桃花的。 但是那个不倒翁怎么可能是做梦……

     2 ) 杀人者的记忆法

    导演版是R18。一开始检察官来到金炳秀的病房,拿出他的日记开始问问题,从撞上杀人犯到杀死他营救女儿,金炳秀坚持自己的说法。令检察官不明的是,闵泰洙的尸体最后消失了,连环命案的死者都被挖出,嫌疑人一个找不到,一个痴呆,而金炳秀的女儿也不愿多说,检察官只得作罢,把金炳秀放了。金炳秀提着包走出病院,走到隧道口(这里总算接上了开场),寒风吹过,他低头望着自己反穿的鞋,脱下来,正着穿好。这是他第一次正着穿鞋,刚才在病院,检察官看他的拖鞋都是反着摆的。这意味着,他全想起来了。 不是他撞了杀人犯,而是他杀完人被撞了;不是他去救被绑架的女儿,而是他杀人杀红了眼,杀掉了保护女儿的警官,还把人沉到湖底;和自己交好的安警官,不是被别人所杀,而是他自己干的。之前所有的剧情,不过是他用自己残存的记忆脑补出来的,所以最后他才说:“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

     3 ) 同样的记忆,不同的真实

    电影有两个版本,上映版叫做Memoir of Murderer,导演版叫做Another Memory,一开始就告诉你,这不是时长的问题,压根就是两个电影。

    和一般有双结局的电影不同,本片的不同结局直接改变了对之前所有情节的解释。

    在结局之前,两个版本有如下主要差距。

    1 导演版里检察官的审问贯穿全片,上映版在结尾处才出现。

    2 上映版中有一些金炳秀与女儿恩熙互动的场景,比如吃面、剪发,导演版中没有。

    3 导演版中有闵警官暴力执法打死一个女人的情节,他念叨:“犯了罪,总要付出代价的。”上映版中没有。

    4 导演版中安警官带着几个新警察去采访金炳秀,上映版没有。

    如果不看结局,这几个差异存在与否对情节没有太大影响。可两个版本的结局截然不同,反过来看能发现安排这些细微差距的端倪。

    上映版是一个温馨感人的R15故事。父亲(金炳秀)曾经杀过很多人,一次事故让他得上阿兹海默症,他通过录音笔和日记来记事。他撞上一个连环杀人犯(闵泰洙),直觉告诉他那就是近期连环命案的元凶,杀人犯盯上了他的女儿,他报警,杀人犯就是警察,连与自己交好的安警官也不相信他的话。杀人犯潜入他家里删他的日记,把杀人案嫁祸给他。他随时都可能失忆,最后还是营救了女儿(虽然想起来不是亲生的),亲手杀死凶徒,最终完全精神失常,住进精神病院,女儿去探望他,他望着她就露出了笑容。

    影片到这里从情节上到立意上都是完整的,可结尾处金炳秀突然又开始内心独白起来,针管贴着脖子,一下子又回到了隧道口,转头却看到金炳秀。我认为这里解释成多重人格是不合适的,会导致之前剧情的过度崩塌。其实,金炳秀为什么会出现在隧道口,全片其他地方都没有提到,不妨看作另一个版本的预告吧。

    导演版是R18。一开始检察官来到金炳秀的病房,拿出他的日记开始问问题,从撞上杀人犯到杀死他营救女儿,金炳秀坚持自己的说法。令检察官不明的是,闵泰洙的尸体最后消失了,连环命案的死者都被挖出,嫌疑人一个找不到,一个痴呆,而金炳秀的女儿也不愿多说,检察官只得作罢,把金炳秀放了。金炳秀提着包走出病院,走到隧道口(这里总算接上了开场),寒风吹过,他低头望着自己反穿的鞋,脱下来,正着穿好。这是他第一次正着穿鞋,刚才在病院,检察官看他的拖鞋都是反着摆的。这意味着,他全想起来了。

    不是他撞了杀人犯,而是他杀完人被撞了;不是他去救被绑架的女儿,而是他杀人杀红了眼,杀掉了保护女儿的警官,还把人沉到湖底;和自己交好的安警官,不是被别人所杀,而是他自己干的。之前所有的剧情,不过是他用自己残存的记忆脑补出来的,所以最后他才说:“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

    现在再回过头看看刚才提到的四个不同点的含义。

    1 导演版检察官的穿插表示全片都是金炳秀的讲述,而不是零视角的叙述,这是最后反转的一个重要前提。

    2 上映版与女儿的日常戏份刻画女儿对父亲的感情,使得女儿给父亲的录音和最后的营救都有充分动机。导演版没有这些,女儿和父亲的关系在本质上并不融洽。

    3 讲闵警官正面杀人,闵警官念叨的却是应该属于金炳秀的台词,正说明这段完全是基于自己幼时体验的想象。

    4 与安警官关系亲密,安警官才会在最后想去劝金炳秀自首,创造自己跟闵警官商量的动机。

    在情节相同的地方,由于结局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含义。

    ① 金炳秀的父亲是个爱打人的酒鬼,他杀了父亲,家里更安宁了,他便继续行使法外正义,杀掉各种坏人。

    ② 闵泰洙曾在父亲的手下救了母亲,却被母亲打了一熨斗,削平了小半个脑袋,从此他觉得女人都这样,成长为一个冷血杀手。

    上映版中,两点都是真实存在。金炳秀在出事故前行侠仗义,在杀死出轨的妻子后翻了车,从此间歇失忆,无法再杀人,直到见到威胁自己女儿安全的闵泰洙出现,他才打算重操旧业,最终也只杀了他一人。

    导演版中,两点都是金炳秀的讲述,①的前半部分真实,而②是完全的虚构,闵泰洙是一个无辜的警官,想要保护他的女儿 ,金炳秀是唯一的杀手。最后的X光片揭示出金炳秀才是少一块脑袋的人,也就是说当年他杀了爸爸之后,家里并没有安宁,他被妈妈打了,他于是失去了人类的感情,以杀人作为乐趣,靠失忆获得救赎,把邪恶都投射到别人身上,给自己虚构出父爱,支撑自己光明正大地活下去,一直到什么都想不起来的那一天为止。

    在上映版中,①和②的存在揭示两个杀手诞生的起因,形成对比; 在导演版中,①和②的存在揭示杀手如何分离自己的记忆去构建另一个个体,两点都是真实与想象混杂。荧幕上同样的情节,两种解释都很顺畅,都很巧妙,这也是这部电影一个很有趣的地方。

    为什么要拍两个版本呢,导演想告诉你,你愿意记住哪个故事就记住哪个故事,反正记忆是不可信的。

     4 ) 阿爾茲海默症&妄想性障礙

    #《記憶碎片》+《禁閉島》 &2000年《記憶碎片》:凌亂回憶閃回 &2010年《禁閉島》:個人臆想世界 兩者的揉捏結合,誕生薛景求《殺人者的記憶法》精彩表演。 #垃圾清理 殺人的人,不一定是壞人,可能被殺掉的人,才是壞人。 不是殺人,只是清理掉垃圾。 #記憶偏差 因為一些原因,人為了不想面對,以前的某些真實記憶。 就會思維裡,故意有意識的捏造新的虛假記憶,去掩蓋過去的真實記憶。 #阿爾茲海默症 一種進行性神經性疾病,通常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 一種影響大腦功能的疾病,會導致認知能力的嚴重下降,如記憶力,思考能力,學習能力和語言能力等。 早期症狀包括記憶力下降,如遺忘常見事件,重複問題,逐漸發展為言語障礙,行為變化和自理能力下降等。 最終,該病會導致,完全失去獨立自理的能力。 #妄想性障礙 一種心理疾病,其特點是患者持有固定,而不合理的妄想信念。 並且這些信念,無法通過理性和邏輯的辯論,和證據來改變。 患者通常認為,自己受到某種威脅,或者遭受了某種陰謀,例如被監視,被跟蹤,被追殺等等。 這些想法,可能會導致,表現出猜疑,敵對,冷漠,退縮等不正常的行為。

     5 ) 最深沉的“爱” ---- 阿尔茨海默病+多重人格的绝妙组合!

    “去救你的女儿,这是你现在活着的唯一理由!”-- 薛景求在《杀人者的记忆法》中扮演的角色和《素媛》中一样,是一位对女儿饱含深情的父亲。这两部电影采用不同的路线和视角,但唯一不变的则是薛景求神演技的赞绝发挥!







    《杀人者的记忆法》本身就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犯罪悬疑片,阿尔茨海默病+多重人格的绝妙组合;影片集合了《致命ID》、《禁闭岛》和新近的《解冻》的悬疑设定的优点,没有过多的番茄酱画面很干净,导演掌控节奏的功力也属一流;而潜伏于故事深处的主题无疑还是“爱”,无论是家族之爱或是父女之爱。






    影片结尾处杀手人格的复活应是参考了《盗梦空间》结尾(那个转啊转的陀螺)的设定,赞!


     6 ) 十个问题

    全片都是真实和幻想的片段交织起来的,所以要准确把握所有真实剧情,首先得确定几个基本的事实,当做真实评判的基准:金炳秀患有老年痴呆是真的,最后日记没被修改是真的,最后场景的检察官问话是真的,最后场景女儿听录音是真的。这些片段的真实性是争议较少的,所以选取这些当做真实的基础,从这些基础出发来推测分析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这样才更有逻辑更符合事实真相。

    第一个问题,闵警官(简称闵)是不是真实存在? 有些说法认为闵是金柄秀(简称金)幻想出来的,这个说法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没办法解释最后检察官审问的片段。在承认检察官审问是真实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确定闵是真实存在的。这里得声明一下,人物存在并不意味着电影中人物所做的事情是真实存在的。 第二个问题,闵的录音是不是真实的? 一个最主要的证据是结尾可以发现,日记里依然写着闵是杀人凶手。可想而知日记并没有被修改。也就是说这个录音的场景根本就是臆想出来的。 另一个证据是在最后女儿听录音的场景里,女儿是只听到了金的声音的。这个分析在 豆瓣作者Liew 《这电影,导演可能玩大了!!!》里面提到了,作者观察很仔细,注意到了录音最终只有一段001/001,提出疑问,之前的录音去哪儿了?这个问题很细节,我看第二遍的时候才注意,在女儿给金第一次剪头发时,金说不小心按错了,删掉了《春雨》,想让女儿重录。这是个关键点。事实是金把所有的录音都删除了,所以之前的所有录音都没了,只剩最后一段001。同时也就是说在剪完头发后到最后一次录音之间,金的录音是没录上去的。换句话说,这期间的录音场景很可能是幻觉。闵的录音正在这期间,所以是不真实的。还有一个证据是,这个录音是都要用手按住的,手松开就停止录音了。而给闵录音的这次,只是录音机掉下来砸到开关,这个跟之前录音的场景是不一致的。从这一段也可以反推录音是金的幻觉。 第三个问题,最后一场搏斗是不是真的? 搏斗肯定是真的,不然不会有闵警官的死亡,就不会有后面的检察官问话。只不过电影是按照杀人者的记忆来显示的。(可以理解为一个疯子看到你非常害怕,然后朝你扔石头砸死你了。结果记者并没有客观报到,而是从疯子角度来报到,说疯子以为你脑袋可以掰下来,吓到了,所以用石头砸。)在影片结尾,闵把头骨拆下然后拼起来,这个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并且从之后闵失了智的情况来看,他自言自语“金柄秀这个人”“我怎么了”这些话可以说的可以看出这实际上是金的臆想。金把自己性格里那些变态部分安放在了闵身上,电影里表现的闵不是客观世界中的闵,而是臆想症者眼中的闵,他把自己杀人的记忆悲惨的儿时生活附加在了闵身上,所以更加认定闵是杀人狂,因此金拼命也要干掉闵。(可以这么理解,在臆想症面前,你的动作发生扭曲,你抬手的姿势可能被认为是要杀人。)实际情况应该是,闵把女儿带到竹林小屋保护起来,然后金开车冲过来,认定闵是杀人犯,拼死杀掉闵。接着金被抓。至于万所长的片段,因为论证了录音的不存在,进而真实的情况是万所长不可能听到录音的,所以可以认为小屋里万所长的出现是金所假想的帮手。 第四个问题,闵警官是不是杀人凶手? 影片一直试图让我们认为闵就是杀人凶手,从闵的表情和剪辑上诱导我们。但是看到影片后面我们会发现,有些事情是金臆想出来的并非事实。从结尾我们可以知道,日记里仍然是写闵是杀人凶手,所以可以推断闵绑住金并修改日记的片段是金臆想出来的。有的说法是闵是杀人凶手,想嫁祸给金,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因为警方根本就没有调查的线索,也没有证据指向闵,闵没有道理去非得拉一个替罪羊。 排除掉导演故意设置的干扰,并没有痕迹和证据显示闵是凶手。 第五个问题,谁是杀人凶手? 我觉得这个问题答案很清晰了,应该是金在失了智的情况下杀掉了这些人。影片开头电视里播报杀人案件时候,金的第一反应是去看鞋底,确认没有泥之后才松一口气。这是为什么?因为他害怕自己是凶手。后面我们会发现,他的鞋上其实是有泥的。还有后面学诗班的那个姓曹的女人死亡现场也有金的指纹在。也就是说金其实都出现在案发现场过。影片都解释了,只不过是用杀人者的记忆来解释的,但是这个杀人者是痴呆症患者,他的记忆是有错误的。他记忆里以为自己是去寻找闵杀害的尸体,实际上尸体是他自己伤害的,并且按照他自己的逻辑扔到了水库。他去搜集闵杀曹的证据,实际上正是他自己杀害的曹,有通话记录,有指纹。(电影里通话记录是闵胁迫金打的,但后面可以证明这个是金的臆想,也就是说,实际上电话是金自己在失去意识的时候打的。) 另外,影片中间有他的一些记忆闪回,他杀掉了小女孩,然后自己也不知道杀她的理由。这就是证明他在无意识的时候是可能会没道理就杀人的。这也从侧面映证了他看鞋底的行为。所以如果要找凶手的话,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金本人。 第六个问题,撞车是不是真的发生了? 全片与撞车有关的片段有好几处。第一处是两人迷雾中相撞;第二处是警局里头儿调侃闵撞车杀人;第三处是发现尸体的湖边警员提到这离撞车地点很近;第四处是闵和女儿在河边散步时闵提到撞车。我们可以发现除了第一处与金有关,其他三处都与金没有直接联系。如果说撞车是幻想的,那么第二处,第三处,第四处的场景都是金幻想的?幻想里涉及到许多不想干的人还合情合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是这样,这部影片就没有分析的必要了,那么影片除了结尾全部都是金的幻觉,这个故事就可以简单的概括为,金臆想女儿男友是杀人犯,金要干掉他。所以撞车是真实发生的。在这个基础上的人物分析才是有意义的。 第七个问题,万所长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在送走女儿后有一场对峙然后金驾车逃跑的戏,那场戏是真实存在的,所以万所长是真实存在的。但真实存在并不意味着所有与他有关的事都是真实存在的。那他的哪些事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呢? 我们先来看看万所长做的几件事。跟老年痴呆的金聊天,这件事不好说,因为正常的所长怎么可能跟痴呆的人聊天?但是也不排除这种可能。帮金调查案子,后面证实万的调查结果是错的,检察官说闵只是个巡警,这应该是导演故意给的线索,提醒你这是假的,再说正常所长能帮痴呆病人查案?(至于巡警跟情报科职位是否冲突其实都无所谓了,重点是真实世界中正常的所长不可能帮痴呆查案,不符合逻辑。)后面万接到电话听到闵的录音,而在上面问题已经论证了闵的录音是不存在的。小屋里万被金打死,结果只有一具尸体。这些已经论证了是金臆想的。但臆想的方向是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去的。万所长说血条是动物的血,是因为此前他了解到闵是女儿的男朋友,可能潜意识里还是希望闵不是杀人犯;万所长听到录音,可能是因为知道自己老了,潜意识里可能希望有个帮手;万所长被杀掉,可能是幻想女儿生死已经到了紧要关头导致的。(这里有点强行解释的意思,但感觉能解释得通) 所以综合起来可以认为,万所长是真实存在的。金多次迷路被领到所里,万所长跟金混了个脸熟。所以臆想的时候把他作为臆想对象。跟金聊天是可能的;帮金调查案子,是不符合所长行为的;为了真实的杀人案调查对峙,这个是真实的符合行为标准的。 第八个问题,闵警官和女儿恩熙的相遇是不是偶然? 我们可以想一下,为什么闵的设定是个警察?因为警察是用来破案抓杀人犯的。在撞车的第二天离撞车的地方不远发现了尸体,闵表情好像在微笑,由于影片的故意干扰,我们当时以为这个是凶手在看自己作品时的傲慢表情,实际上这应该是他猜到了金是凶手时的得意。所以为了一探究竟他来到金的宠物医院,恰好碰到了女儿恩熙,逐渐发展成男女朋友。在河边他问恩熙,为什么金会在那附近出现。并且在之后女儿和金的冲突中,女儿说出鞋上有泥,并且说出闵怀疑金是杀人犯的话。所以有理由相信,闵是为了查案才卷入其中的。并且也映证了他是警察的设定。 第九个问题,金的姐姐为什么自杀? 这个问题其实对剧情推动没什么关系,但是对人物的理解上可能有帮助。从回忆里我们可以知道,金杀了父亲之后,家里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和平。但是之后为什么姐姐自杀?跟姐姐相关的人物就只有母亲和金自己了,分析时肯定是从这两个人入手。杀了父亲之后,金开始执着于杀掉那些垃圾人。那么母亲呢?影片并没有交代,我们从后面闵的状态可以进行推测。上面我们已经提到,闵的那些失了智的行为实际上是金对自己那些变态性格的臆想,换句话说金臆想的闵实际上就是失了智的自己。从失了智的闵的话可以推测他当年保护母亲,但是被母亲用电熨斗砸脑袋,他从此对女人失望了。这些是金的臆想,不也正是金当年家庭生活的映射?所以可以推测可能的情况是金之后的杀人行为被母亲发现后遭到母亲的惩罚,然后金杀掉了母亲,姐姐遇到这样的家庭变故受不了自杀了。所以金一直很挂念姐姐。 第十个问题,故事的发展顺序是怎样的? 金还上老年痴呆后,时不时会失去意识,失去意识后连续杀了几个女生。这就是影片开头的犯罪。在金又一次失了智杀人抛尸水库后返回时由于起雾了,撞上了闵的车。发现闵车上的鹿血认定闵是杀人犯,于是给了闵一张名片。而闵此时觉得这个人很奇怪。金报警了,闵的老大在警局调侃闵,闵通过名片的电话打过去解释了一番,但是金不信。第二天,在离撞车地点不远的水库发现尸体,于是闵开始怀疑金。根据名片显示,闵来到了金的宠物医院,恰好碰到女儿恩熙,于是寻找机会成为了男女朋友。与此同时,金也在怀疑着闵,给自己假想了个帮手万所长(正常所长应该不会帮痴呆查案的吧,所以认定这个是假想的),让万去查车牌和血条。同时,闵也由于跟女儿的打探,怀疑金是杀人犯。他们相互怀疑,金开始监视闵,监视的时候又失了智,把之前唱诗班看着不爽的曹女士杀掉了。此后金时不时痴呆,时不时又正常。与此同时,金心中对闵始终是怀疑的。臆想闵是杀人犯,闵逼迫他打电话,修改他的日记,威胁伤害女儿。所以第二天非要求女儿跟不存在的修女姑妈离开,但是此时的他是脑子不清楚的,所以来的并不是出租车司机,而是女儿叫来的闵,闵把恩熙接到了竹林小屋。女儿离开后,金潜意识驱使他来到杀害曹的地方,并且坚定是闵杀害了曹,于是报警告诉了万所长。因为事情涉及到闵,所以万所长叫来了闵说清楚这件事。金知道修女并不存在只是自己的臆想后,很受刺激驾车去了修道院。与此同时警察去金的家发现了电脑的记忆,去竹林挖尸体。而金发现自己确实是在臆想,人确实是自己杀的,于是想给自己注射一针,忘掉记忆或直接死掉。此时又臆想听到录音机里闵的声音,突然觉得自己得到了解脱,认为这些人不是自己杀的,而是闵杀的。此刻他的想法只有一个,女儿有危险要赶紧去救。金臆想中给万所长打电话(此事警方已经在竹林挖尸体,正常的所长不可能听信金的话,并且录音是不存在的,所以万所长这个片段是他的臆想)。来到竹林小屋,此时又把臆想的对象放在了闵的身上,于是发生搏斗,闵死掉。接着金被抓,审问。之后女儿收到录音,听完后觉得可以理解这个杀人犯父亲,所以去看望他。金在精神病院(或者监狱,因为最后场景窗户是被铁丝网隔住的)内疚又想注射,此时脑子又糊涂,认为闵没死,自己要先杀死他才行。于是最后照片是闵。

     7 ) 仅作记录

    金叔的人格:

    1,杀凶狠坏人

    2,杀女人

    3,专杀女人的凶狠坏人

    4,无害的健忘的爱女儿的

    闵巡警是真实存在的,他的存在只是给金叔提供了一张脸,为【3】塑造了一个真实体。在金叔【2】杀完人发生车祸时,记住了这张脸,并作为载体持续出现,为后面的一切做了铺垫;当【3】自述过往其实都是金叔的过去,作为一种意识的投射也作为【3】和【4】人格之间斗争的具象描述。

    仅做记录

     短评

    剧情多次运用阿兹海默患者的记忆紊乱设置的反转很精彩,但节奏控制的不是很好,中间铺陈的太慢,还有快结束时那场打戏实在拍的过于冗长了,又不是武打戏拍那么长有意义吗…但还是要给我们小可爱的颜值打五星!为了电影增肥了也好看演杀人犯也好看梳厚刘海也好看亦正亦邪也好看,您就是好看的代言词谢谢

    9分钟前
    • 冉微念
    • 力荐

    要看导演剪辑版。

    11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一直以为警察是坏蛋,炳秀是为了保护他女儿,最后才知道从始至终杀人者只有炳秀,一切都是他想出来的。所有演员都很入戏,很值得一看,但是刚刚看其他评论,好像我的理解是错的,大家还是自己去看看吧,胆小的找个伴一起看

    13分钟前
    • 🙈敏
    • 推荐

    一定要看导演剪辑版!一定要看导演剪辑版!一定要看导演剪辑版!导演剪辑版才是真正的杀人者记忆法!!!杀人者只有男主一人,闵泰周是好警察,所有关于闵泰周的事都是男主幻想的,是男主嫁祸闵泰周!正如那句“你成为我,我成为你。”男主小时候杀死了家暴的父亲,却被母亲用熨斗打伤导致头骨少一块,所以男主将母亲一起杀死,而姐姐接受不了一切上吊自杀了。之后男主成为杀人魔。车祸后停止杀人,老年痴呆后又开始杀人,还将一切罪名嫁祸给闵泰周!

    18分钟前
    • 良莠
    • 力荐

    这个故事只看简介就被吸引,是很好的一个设定,拍出来也有毛骨悚然的地方,只是总觉得没说清楚一样,大家的推理我看了,觉得有道理又不够那么有道理,能有这种感觉,说明电影本身还是有欠缺吧?

    19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推荐

    看完激动得想对神一般牛逼演技的薛景求五体投地膜拜。绝对是影史最伟大父亲形象之一。得了阿兹海默症和妄想症的杀人犯,也是极力想保护女儿的父亲。充满悬疑的故事如《记忆碎片》《飓风营救》合体,起伏转折,让观众无比揪心。结尾在意料之中且稍显拖沓,画蛇添足。但整体亦可圈可点,瑕不掩瑜。四星半

    24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是不是粉刺我北野武大哥

    28分钟前
    • hisalt
    • 还行

    满分的想法,及格的成品。如果以这样的设定,通过不断的闪回和错乱,将过去的杀生与现在的育子联系在一起,模糊真实的记忆与幻想的世界,并将这一切用诗意的表现手法展现出来,是不是会比这样一个商业化、套路化的故事更好呢?导演却用折中主义将这两个完全不同的走向拧在了一起,故事的魅力自然大减。

    33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结局反高潮 片名翻译成 谋杀犯的回忆(录)更合适吧

    35分钟前
    • 大雾
    • 推荐

    失忆杀手对决缺脑杀手。笑点延迟无感,虚假回忆断片,最后的父女情有点感人,演员表现不错

    36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韩国。

    38分钟前
    • 小张
    • 力荐

    从《那家伙的声音》到《不可饶恕》到《素媛》再到这部《杀人者的记忆法 》,“不要做薛景求(薛耿求)的孩子”的定律依然适用……

    39分钟前
    • 维城乱马
    • 推荐

    跟《我的独裁者》一样,又是一部被薛景求演技撑起来的电影,韩国欠他一个表演奖。结尾的开放性结局简直扯淡

    43分钟前
    • 青木瓜之味
    • 推荐

    两星半。韩影在玩噱头方面真是越来越炉火纯青了,一个记忆碎片式的犯罪故事,硬生生被占据了一大半时间的感情戏拖了后腿,这样的类型片拍的不老套才怪,从概念到故事都是人家玩剩下的,难为薛耿求演的这么辛苦。不过这样的剧本正符合大陆片商简单粗暴的口味,翻拍来一波。

    46分钟前
    • 柯里昂
    • 还行

    在“果然是他的幻想吧”“我靠居然不是”“就说了是吧”“嘿导演玩我呢”的浮浮沉沉中观看完全片

    49分钟前
    • LOEYSTIKO
    • 还行

    雪炫演技意外的还不错 不算很吓人但是电影院前面放的trailer全是恐怖片也是醉了 @amcEmpire25

    51分钟前
    • 熊小熊小熊
    • 力荐

    这才是电影,有以往种种的借鉴痕迹,又自成一格,扣人心弦。

    55分钟前
    • boks
    • 力荐

    连环杀手VS连环杀手的故事,再加上阿兹海默症、父女情、姐弟情这些元素,想法很不错,执行过程还差一点火候,但很有可看性了,不知道日本会不会买去翻拍,薛景求饰演悲情大叔,已经是轻车熟路了,这次也是一脸饱经沧桑的垂死挣扎。

    5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这种题材的电影色调都很暗,看着就有一种心情压抑的感觉,薛叔的演技真是棒,看完让自己怀疑人生😂而且这种烧脑类的电影,不建议想娱乐休闲的人去看,脑子太累😂

    60分钟前
    • TTTT~
    • 推荐

    空有想法没有执行力,想用记忆碎片的设定套一个禁闭岛类的烧脑类型片,却连最基本的叙事都失了控。不过,前有宋康昊出租车,后有薛景求杀人者,韩国戏精们飙起戏来真心吓人!

    1小时前
    • Feixiang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